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学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科学,同时也是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傣族传统民间口功治疗,产生于傣族乡土文化之中,是与其所在的地理环境、生活习俗、社会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的地方性知识的重要内涵。口功治疗有多种方法和形式,本文中讨论的“口功”是指傣族摩雅(治疗者)治疗疾病时,口中念念有词,然后对治疗所使用的水、草药或对患者、患处用口“吹”气,治疗疾病的方法。这种疗法可以医治骨折、牙痛、皮肤病、风湿病、眼病、精神分裂症、妇科病等,是不可多得的中国民族民间传统医疗技艺。傣族口功治疗研究包括口功治疗实践与医学人类学解释两个核心领域。本文以口功治疗最为兴盛的村落—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嘎洒镇曼沙村委会曼栋龙村为主要田野点,首先分析傣族文化中“何为病”、“病从何来”、“病如何消除”等问题,即傣族文化背景下傣族人民对疾病的认知和医疗选择;其次是对西双版纳傣族口功治疗实践的陈述。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医学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口功治疗进行理论解析。目的是从医学人类学的视角审视和再认识傣族口功治疗的文化意义,为医学人类学研究提供“傣族经验”,在实践中验证、丰富和发展医学人类学。本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论三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阐述选题缘由、相关理论及研究动态、本论文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田野点介绍并对文中使用的关键术语和概念作简要解释和界定。正文部分包括六章:第一章傣族文化的疾病认知。有关疾病的理论和实践本质上是一种文化范畴,不同的文化衍生迥异的病因解释和疾病认知,从而产生不同的医疗选择。傣族文化塑造出傣族特定的病因观、疾病认知和相应的就医选择。本章交代口功治疗产生的文化根源。第二章傣族口功摩雅介绍。“摩雅”是傣语对“医生”的称谓。本章是对田野点曼栋龙村口功摩雅整体情况的呈现,包括口功摩雅的分类及其备药、诊断与治疗等内容。同时对村民选择摩雅的情况进行介绍和分析。第三章口功治疗的疾病。口功摩雅治疗的疾病可分为“常见”和“非常见”两种,其中“常见”疾病指的是高发的地方性疾病,口功治疗有特殊效果,当地村民就诊率高的疾病,如骨折、牙病、皮肤病、风湿病等。“非常见”疾病指不一定有地方性特征,关键是口功治疗效果并不优于其他治疗方式,村民选择此种治疗方法比例不高的疾病,如妇科病、精神分裂症、脱发、癫痫、肠胃病、眼病等。第四章口功治疗的过程。对傣族民间传统口功治疗过程、治疗的场所、言语与器物进行整体叙述。口功治疗过程中的言语、治疗时间、场所、摩雅的“念”和“吹”以及所使用的水等,都为口功治疗增添了神秘色彩。村民们在虚拟建构的情景中体验着信仰世界的“真实”,在符号权力的作用下笃信它们的力量。第五章口功治疗的效果。口功治疗既有“成功”案例,也有“失败”个案。人们将成功的治疗归功于口功的治疗,而失败治疗的原因则是多方面的。第六章口功治疗的理论分析。本章运用医学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分析口功治疗的包容性,口功续存的文化动因和动力以及口功效力的机理和局限。重点在于揭示口功治疗的文化根基和信仰基础。结语部分提出主要观点:第一、口功是傣族民间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傣族民间,有“无口功者不成医”的说法。在傣族传统医药方法中,都能见到口功方法的使用,口功贯穿于傣族民间传统医药多数环节。第二,口功治疗的存续基于信仰和文化。傣族村民共同的疾病观念和医学信仰,为口功治疗的存续提供了文化基础。对于傣族人民来说,口功治疗与个人健康、传统文化发展和民族命运休戚相关。第三、作为文化的疾病,口功治疗是有效的、确切的。在现代化进程中、全球化背景下是可以存续、发展的。第四、作为生理的疾病,口功治疗具有局限性。过分依赖口功的作用会减弱人们对抗疾病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