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城镇化的进程也在加快,经济建设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我国已经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降低单位GDP能耗,成为了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建设的方向和目标。供给侧改革为我们指明了创新的方向,涉及到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基本上是要素驱动型的发展思路,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高耗能、高污染、高投入、高成本的建设模式已经到了一个平衡点,这种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倒逼我们新思考。四十年的快速发展,基础建设领域更是淋漓尽致的体现了中国速度,甚至得到了“基建狂魔”的称号,以高铁、高架、高速、隧道、管廊、地铁为代表,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甚至被发达国家所羡慕。所有这些,都需要巨量的水泥、钢铁消耗为代价,这背后是更是以大量碳排放为代价的能源消耗。本文力求大处著眼,小处着手,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将着眼点放在线缆桥架在工程中的应用遇到的问题上。线缆桥架,在建筑工程中随处可见,而且随着建筑规模的日益庞大,尤其是地铁、隧道等、跨海大桥等线性工程的建设,桥架的用量越来越大,甚至在某些工程的机电安装包里,占到了建安金额10%左右的比例。但是,长期以来,在很多人眼里桥架就是白铁皮,通过剪板和折弯工艺简单加工而成,用以承载和保护线缆的线槽而已。工艺非常简单,简单到从施工方,到设计方,到甲方,甚至到国家标准的制定者,很少有人去深究,没有人去关注,导致目前制造者偷工减料。招标技术要求没有严格的标准,以恶意竞争为目的的各种桥架层出不穷,工程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资源浪费严重。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早就为钢制线缆桥架的更新提供了可能,但是由于体制、市场成熟度、各方意愿等等问题,桥架产品一直属于技术改革照耀不到的地方。本文作者窃以为,在国家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在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的理念指引下,在市场游戏规则越来越完善的形势下,桥架这一简单而又占用大量资源的产品,到了该进行彻底革命的时候了。本篇论文围绕着彩钢线缆桥架,从结构力学和化学防腐的角度,结合目前主流线缆桥架的发展脉络,逐一展开。讲述如何通过受力分析改进结构而节材,如何利用彩钢的耐腐性能,经过先进科学的加工工艺和安装施工关键技术和质量控制,减少彩钢线缆桥架的板材消耗,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安装效率,从而达到节约材料,节约能源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