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高效过氧化氢分解催化剂的研制是航天催化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论文在微乳液中成功制备出担载型Ag/SiO2 催化剂,结合TEM、XRD、UV-Vis等手段考察了催化剂制备过程,并采用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效过氧化氢分解催化剂的研制是航天催化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论文在微乳液中成功制备出担载型Ag/SiO2 催化剂,结合TEM、XRD、UV-Vis等手段考察了催化剂制备过程,并采用微型反应装置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性能进行了研究,取得以下主要结果:论文首次直接将硅溶胶引入到微乳液催化剂制备过程,发展了微乳液中的硅溶胶担载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担载完全、分离容易,有机溶剂使用量少,而且可以避免活性组分被载体包覆。银粒子的平均粒径在10 nm左右,粒径分布窄,在二氧化硅表面高度分散,没有明显聚集。UV-Vis 光谱表明,硅溶胶与纳米粒子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有助于纳米粒子在硅溶胶表面的吸附和分散。调节微乳液的组成、反应时间、破乳剂的滴加速度和温度等制备条件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控制银粒子的大小和其在载体表面的分散状况,并获得了链状结构的纳米银。通过研究Ag/SiO2 催化剂过氧化氢分解活性发现,硅溶胶担载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高过氧化氢分解活性,分解速率常数比传统浸渍法制备的同类催化剂高二到三个数量级,这种高活性可以归因于银粒子粒径的减小和它在二氧化硅表面的高度分散。微乳液组成和还原剂种类等条件对催化剂过氧化氢分解活性有较大影响,这与催化剂表面形态是密切相关的,从而也证明了制备条件对粒径和催化剂形貌的控制能力。
其他文献
本文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无机前驱物、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为有机模板剂制备了介孔有序的无支撑SiO2薄膜和以Al2O3为支撑体的SiO2分离膜。首先考察了H2O/TEOS和HCl/T
光子晶体是指具有光子能带及能隙的一类新型材料,其典型结构为一个折射率周期变化的三维物体,周期为可见光波长量级。由于光子晶体的这种特性,使它成为制备速度快、容量大、集成
过渡金属磷化物具有良好的加氢脱硫(HDS)和加氢脱氮(HDN)性能,其中以 Ni2P 的催化性能较佳。非负载 Ni2P 催化剂的表面积较小(小于 1m2/g),为了提高其活性表面积,需将 Ni2P
TiO2纳米光催化剂因具有无毒、氧化能力强、稳定性好等优点倍受人们青睐,但由于其量子效率和对太阳光的利用率较低,限制了它在光催化技术领域的应用进程。研究表明,通过对半
本论文致力于微分吸附量热技术的研究和对利用微分量热技术对合成NH2-SBA-15不同条件进行考察。第一部分介绍了微分吸附量热技术对固体酸碱催化剂表面酸位或碱位的数量、强度
光催化是光化学反应的一个前沿领域,故在各种生物难降解有机废水、综合废水的处理及生活用水的深度处理等方面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用于光催化降解环境污染物的催化剂多
本论文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负载型磷化钼催化剂,采用TG-DTG、XRD、XPS、BET和NH3-TPD等现代分析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以噻吩、吡啶、环己烯混合物和二苯并噻吩、喹啉、萘混
燃料电池和金属-空气电池作为今后电动汽车的理想电池,是人类解决目前面临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问题的有力手段之一。氧电极作为燃料电池与金属-空气电池的共同电极,几乎决定了
本文首先以向Ni/BaTiO3催化剂中添加第2活性组分Co的双金属催化剂为研究对象,以CO2重整CH4反应为探针反应,对其进行考察,并将它的催化行为与单金属催化剂进行比较,通过活性评估,且
本论文在对制备纳米ZnO及纳米TiO2的研究基础上,利用三种新工艺对纳米ZnO-TiO2复合粉体的制备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其以后的性能研究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基础。·利用尿素加压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