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选用赵国荣教授的临床经验方四逆软肝方,通过对人肝星状细胞(LX-2株)进行药物干预,观察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及对P53、CyclinD 1因子的调节变化,探讨该方抗肝纤维化的机制,为传统中医药的良好疗效寻找现代生物学的理论支持。方法:1.取LX-2细胞,0.25%胰酶消化后调至成1×105个·ml-1的细胞悬液,接种于96孔板中,每孔100μl。设置阳性对照组(扶正化瘀片)、干预组(四逆软肝方)、空白组。每组设置6个复孔,作用24h。加入CCK-8试剂,置于37度二氧化碳恒温培养箱中孵育90min,酶标仪检测每孔吸光值(OD值),计算细胞存活率,选取50%细胞抑制率以下的药物浓度进行后续实验(四逆软肝方选择1mg·ml-1、2mg·ml-1、4mg·ml-1三个浓度,扶正化瘀片选择0.3mg·ml-1)。2.药物作用24小时后,利用倒置显微镜观察LX-2细胞形态,拍照记录细胞形态变化。3.取对数生长细胞,胰酶消化后调整细胞浓度为1×105个·ml-1的细胞悬液,以2ml/每孔接种于六孔板中,选择四逆软肝方1mg·ml-1、2mg·ml-1、4mg·ml-1三个浓度以及扶正化瘀片0.3mg·ml-1干预细胞,置于37度二氧化碳恒温培养箱培养24小时。收集可能脱落的细胞,并用0.25%胰酶消化后置于37℃二氧化碳恒温培养箱中孵育1min。离心弃上清液并吹打细胞,Annexin V-FITC/PI apoptosis试剂盒染色(弃掉离心后的细胞上清,加入500μl Binding Buffer液重新悬浮细胞,加入5μl Annexin V-FITC和10μl PI试剂,轻轻混匀后室温避光孵育5min。利用Cellometer K2双荧光细胞分析仪进行细胞凋亡分析)。4.用Western Blot及细胞免疫荧光(IF)检测检测P53、Cyclin D1的表达。结果:1.四逆软肝方药物干预后LX-2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存活率明显下降,与浓度呈正相关;2.形态学变化:随着四逆软肝方的干预浓度增加,LX-2细胞发生分离、脱落、抱团生长的现象;3.干预24h后的LX-2细胞出现凋亡率明显增加,且浓度增加后凋亡率也随之增加;4、免疫荧光检测及Western Blout检测后做相对灰度值统计各组Cyclin D1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P53表达有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相比,扶正组、四逆软肝2mg/ml组、四逆软肝4mg/ml组P53表达量明显增加。结论:1.四逆软肝方在体外能抑制LX-2细胞的增殖,并随着浓度升高抑制率也随之升高;2.四逆软肝方在体外可增加LX-2细胞的凋亡率,且凋亡率受浓度影响;3.四逆软肝方能显著上调LX-2细胞中P53蛋白的表达,但对LX-2细胞中Cyclin D1的表达无明显影响;4.四逆软肝方、扶正化瘀片在抑制LX-2细胞增殖,增加LX-2细胞凋亡,在细胞P53蛋白的表达上,两药均无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