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分异”视角下黄陂区乡镇空间聚类及发展路径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y_c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幅员辽阔,乡镇量大面广,由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梯度差异及乡镇的内生本底状况、外部宏观环境各异,乡镇发展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多样性与复杂性特征。黄陂区是武汉市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生态最好的地区,其县域范围内的乡镇发展一方面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另一方面空间上邻近、社会经济等属性相近的乡镇逐渐集群发展形成空间聚类单元。为了有效引导黄陂区乡镇差异化发展,必须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合理划分乡镇空间聚类类型并提出针对性的发展路径,以为黄陂区及更大区域层面的乡镇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本文以武汉市黄陂区为研究范围,以其行政边界范围内的16个乡镇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聚类分析方法,判别黄陂区现有乡镇空间聚类类型,提出差异化发展路径。研究遵循“基础研究-现状剖析-类型判别-路径优化”的逻辑主线,全文主体内容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通过阐述与本课题相关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概况,明确研究主体及研究内容。第二部分在梳理黄陂区县域面上乡镇发展总体概况的基础上,结合2014年黄陂区16个乡镇的量化数据客观描述其在空间区位、资源禀赋、经济产业、社会发展四个方面的空间分异典型特征,并进一步揭示不同空间聚类雏形的共性发展问题。第三部分从空间区位、资源禀赋、经济产业、社会发展四个维度确定4大因素族、12个因素层、19个指标因子构建乡镇空间聚类判别指标体系,并借助SPSS19.0、ArcGIS10.0平台,运用空间聚类方法,将四维度叠加下的黄陂区乡镇综合划分为三大空间聚类类型,即:南部都市辐射型、中部综合驱动型、北部生态拉动型。第四部分针对上述三大乡镇空间聚类类型,结合乡镇空间分异现状特征和共性问题,分别从目标功能定位、产业发展路径、人口转移路径、空间发展路径、交通设施引导路径等核心层面提出针对性的发展路径,以促进乡镇差异化的城镇化。
其他文献
自我管理,是个人对其学习、生活等各方面进行的管理,个体通过一定的方式管理、控制自己,从而达到自己既定人生目标的过程。自我管理能力,是指个体根据自己的内在能动性按照既
安全是当前国内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同时也是煤矿基层党建与思政工作的基本内容。本文将对如何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和认
法律的生命在于执行。改变以往“运动式”的做法,推进档案执法常态化,不仅强化了档案行政执法工作,也成为一种观念的转变,更是一种工作状态的转变。这有力地促进了全省档案事
“利欲是我们今日人人都受其害的痼病,况且奢欲奴役着我们,陷我们的身心于深渊中。……今日的人心所以耗损殆尽,全是由于心灵的冷漠……除非是为了博人赞美和追求享乐,个人不是出
报纸
目的探究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6例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3例微血管病变患者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