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吸收螺钉与闭合复位内固定对患者足踝功能的影响研究

来源 :济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g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可吸收螺钉是目前应用于医学领域的一种新型高分子聚合材料,它能够在发挥作用后和其他有机物一起被人体所代谢出现,目前可吸收螺钉已在骨科治疗中广泛应用起来;闭合复位内固定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一种微创手术模式,能避免由于大切口导致的术后并发症。目前临床中对二者联合使用术式的研究较少,缺少数据比较,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可吸收螺钉与闭合复位内固定联合使用和切开复位金属螺钉内固定方式的治疗差异,探究可吸收螺钉与闭合复位内固定对踝关节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足踝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60例,共60足,按照Weber-AO分型,A型患者8例,B型患者52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金属螺钉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式手术治疗,观察组则是采用可吸收螺钉联合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前完善患者的基本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定骨折具体情况,手术后患者进行预防感染治疗,保持患肢抬高,使用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所有患者均进行至少12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踝关节功能情况、足部功能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优良率为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足踝功能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3.33%,略高于对照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踝关节功能评分得分为(87.84±6.7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足部功能评分优良率为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足部功能评分为(80.14±11.9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得分(P<0.05);观察组有1例患者出现切口红肿,1例患者出现活动性疼痛,考虑诊断为创伤性关节炎,给予消炎镇痛的药物治疗后缓解,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而对照组则共出现1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6.67%。其中以感染类型的并发症较为多见,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使用可吸收螺钉与闭合复位内固定能够降低患者短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通过进行微创手术、使用有机高分子材料,能够尽可能的避免患者出现术后伤口愈合差、伤口红肿感染的情况。在临床实际治疗中,患者常由于不了解材料情况和手术优缺点,选择传统经典手术治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和研究中,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更为优质的材料或微创手术方式,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会议
期刊
期刊
学位
期刊
期刊
研究背景  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 AE)是泛指一类由自身免疫系统针对中枢神经系统抗原产生反应而导致的脑炎,近年来成为神经免疫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AE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幻觉、记忆力下降、意识错乱、癫痫、睡眠障碍等,脑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可发现颞叶异常信号,脑脊液(Cerebrospinal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