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蝶海绵窦内侧壁相关解剖和手术学研究

来源 :第一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l5201314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鞍区位于颅底中线处,是整个颅腔的中心位置,它包含垂体、两侧海绵窦(CS)、颈内动脉和Ⅲ~Ⅵ对颅神经等众多重要的解剖结构,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神经外科医师和神经解剖学者不断研究的重要区域。对于该区域病变的手术治疗,尤其是向两侧鞍旁扩展并侵犯CS的病变,往往让神经外科医生望洋兴叹。而临床上,合并鞍旁扩展的巨大垂体腺瘤屡见不鲜,传统通过经颅手术处理该类病变时,往往由于重要的神经血管阻挡而无法达到满意的手术效果;近年来随着经蝶手术技巧的完善和手术器械的发展,使得经蝶手术由于距离短、创伤小和时间短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垂体腺瘤的手术切除。更有学者通过扩展的经蝶入路来处理鞍旁、鞍上和上斜坡处的病变。而对于处理向两侧扩展的垂体腺瘤时,由于从内侧入路不存在各颅神经的阻挡,具有经颅手术无法比拟的优势,故如何能很好的利用经蝶手术宋处理该类病变具有重要意义。复习文献发现目前对于鞍区的解剖更多的是基于经颅手术视角,而对于经蝶手术下垂体、两侧CS和众多神经血管结构的解剖学形态未有详细和完善的报道,且对于该区域的解剖尚存在很多争论和理解误区,正基于此,本研究通过组织学切片和显微解剖两种方法,对胎儿和成人尸头进行形态学研究,并结合临床相关疾病,探讨鞍区膜性结构和神经血管结构等的走形、分布和相互关系,以期为临床通过经蝶手术处理该区域病变提供组织学和解剖学依据。【目的】1、本课题通过组织学切片和显微解剖的方法,系统的进行了经蝶入路下CS的解剖研究,并和传统的经颅入路对该区域的解剖学研究进行比较,对该区域解剖学系统化、完善化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2、由于经蝶入路和经颅入路的手术角度,以及术野范围的不同,使这两种入路下垂体窝及两侧CS区域的解剖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本课题的完成对于经蝶入路下该区解剖结构的变化进行了详细描述,为使用经蝶入路进行CS内侧壁手术操作起到了指导作用;【方法】1、经蝶海绵窦相关膜性结构的解剖学研究取8例足月引产死胎,小心取出鞍区、两侧CS及部分中颅窝底、岩尖部,分别作冠状和矢状位连续切片,层厚8μm,使用常规HE和Masson’s法染色后,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鞍内和鞍上各层膜性结构的走行关系,并测量重要解剖区域的各模型结构的厚度;另取成人固定尸头标本10例(6男4女),通过经蝶手术暴露鞍底和CS下壁,逐层切开各层膜性结构,对其走行和分布进行解剖学研究和测量。2、经蝶海绵窦相关动脉结构的解剖学研究取仅动脉灌注的固定尸头标本10例20侧(6男4女),通过经蝶手术暴露鞍旁段颈内动脉(PSICA)后,小心分离各动脉分支,对其进行解剖学描述,并和经颅手术中CS内血管结构进行对比研究。3、经蝶海绵窦相关静脉结构的解剖学研究在胎儿标本中,取前、下、后海绵间窦和基底窦相关序列10张切片中的4张分别用常规HE和Masson’s染色法染色,其结果在显微镜下观察。另取血管灌注的尸头标本10例(动脉和静脉分别灌注红色和蓝色乳胶),通过经蝶入路暴露鞍底硬膜和CS下壁,切开二者后,确定前、下海绵间窦在鞍底的相对位置。对比经颅手术入路解剖,对CS各静脉腔隙进行观察和测量,分析在经蝶入路下可利用的静脉空间。【结果】1、垂体表面有两层膜性结构覆盖:垂体固有膜和垂体囊,垂体囊的外侧部又构成了CS的内侧壁,该壁的下半部较之上半部为厚,其厚度甚至超过CS上壁和鞍隔,而其又可分为两层:纤维层和硬膜层。该纤维层还构成了CS各壁的内层,并且包绕在窦内各神经血管的鞘膜外,CS内侧壁的硬膜层向鞍隔孔附近延续并参与鞍隔的构成;而鞍上蛛网膜和软脑膜在视交叉腹侧、垂体柄上端处融合,并向下和垂体固有膜相延续。固有膜与垂体表面紧密联系,并深入垂体实质内,从而鞍上蛛网膜下腔在垂体柄处中止;2、经蝶入路下,颈内动脉可分为鞍旁段颈内动脉(PSICA)和斜坡旁段颈内动脉(PCICA),对于PSICA根据其形态可分为上、下水平部和垂直部。而脑膜垂体干源于PSICA下水平部末段内壁的9侧(45%)、顶壁4侧(20%)、外壁5侧(25%)、上水平部中段内壁2侧(10%);海绵窦下动脉源于PSICA垂直部中段外壁16侧(80%),下水平部中段1侧(5%);另3侧(15%)源于脑膜垂体干;仅在5侧标本(25%)中发现McConnell’s背囊动脉,其源于垂直部上段的内壁上,口径细小(0.85±0.21mm);3、所有胎儿标本的组织切片上,均发现在鞍结节下缘、腺垂体下方和鞍背处,均可见垂体囊和鞍底硬膜分离,从而形成了前、下和后海绵间窦;而在鞍背和上斜坡处,双层硬膜结构分离形成了基底窦。在10例尸体标本的显微解剖中,4例(40%)可见明显的前海绵间窦,5例(50%)有下海绵间窦,前海绵间窦位于视神经隆突下方,而下海绵间窦位于鞍底隆突向斜坡压迹转折处。CS分为内侧、下外侧和背外侧静脉腔,内侧和下外侧腔在经蝶手术中能方便使用,但背侧腔由于鞍旁段颈内动脉上水平部的阻挡,对经蝶入路影响较大。【结论】1、由于CS内侧壁的结构特点,垂体腺瘤最易从囊上壁和上外侧壁向CS突出,包绕颈内动脉。在腺瘤向CS内膨胀生长的过程中,其间的膜性结构(垂体囊和固有膜)会发生适形性变化,使得肿瘤和CS之间保持毗邻关系,使得在垂体囊和固有膜之间存在一经蝶处理巨大垂体腺瘤的安全外科界线。而鞍隔孔附近膜性结构的生理或病理缺陷可能是空蝶鞍综合症的发病机制。2、经蝶入路处理CS内侧壁相关病变时,在PSICA各分支中,垂体下动脉、McConnell’s背囊动脉和手术关系最密切,是术中动脉出血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肿瘤向外的推挤作用,脑膜垂体干(MHT)和海绵窦下动脉的起源位置也很有可能就暴露在术野中,从而造成分支或主干的损伤,因此在对靠下后内侧的肿瘤进行切除时,动作要轻柔,尽量避免钳夹。而术前进行血管造影,做好肿瘤和血管关系的良好预判,是术中防止出血,尽量全切肿瘤成功的关键。3、经蝶入路下,由于手术空间狭小、位置深在,以及器械难以自由展开等特点,使得肿瘤切除,特别是术中止血变得非常困难,熟悉前、下海绵间窦在鞍底的解剖位置,明确CS各个静脉腔隙的形态特点和解剖结构,并在术前对病人影像学资料的仔细研究,对减少术中静脉性出血、神经血管的保护,以及增加肿瘤切除的安全性是非常有意义的。
其他文献
摩擦学系统具有复杂性,但传统研究方法无法精确定量求解摩擦学复杂问题。为了了解摩擦学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法,更好地开展对摩擦学复杂问题的深入研究,阐述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解决磨
卵巢的结构和功能对于女性生育力的维系具有重要意义。卵巢的发育主要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以及卵巢局部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皮生长因子(EGF)、胰岛素样
为了快速获得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性能参数,在对其工作原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尺寸驱动功能的限压式变量泵特性参数图解法,实现了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特性曲线自动生成和给
海上油田由于条件限制,一直存在电压偏差和电压波动,电网质量较低,本文是采用有载调压和智能软起动器对电网质量改善的工程总结。
研究背景:角膜移植手术是治疗不可逆角膜盲的最重要手段,我国每年大约有3000例各种角膜疾病患者需要接受角膜移植手术。由于角膜赦免状态的存在,在所有固体器官移植中,角膜移
以社会认知理论为视角,探讨正向领导对员工抑制性建言的跨层次影响过程以及团队建言的跨层次调节作用。基于两个时间点92名团队主管与406名员工的纵向配对数据展开实证研究,
磷石膏抹灰砂浆作为一种新型抹灰砂浆,具有施工程序简单,凝结时间短,可降低墙面空鼓、开裂等质量通病发生的概率,减少返工整改次数等优点,以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论文依托毕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兴建,建筑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却存着不同原因的裂缝,这些裂缝能否对工程质量造成危害,还需要分析裂缝的形成原因及裂缝的发展及修补情况,这是非常重要
随着民用飞机使用年限和飞行循环的增长,飞机面临的结构问题越来越多。航空公司对于结构工程师的人力需求,对工程师的能力、经验和技术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山东太古结合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