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披露质量评级与盈余管理相关关系的实证研究——来自深交所的经验证据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bell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5月,深交所发布了《深圳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评办法》,对其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进行综合考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一直都没有一个可具体衡量企业披露质量好坏的标准,而深交所每年公布的信息披露考评评级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考察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最直观的结果。这个考评评级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有学者已经探讨了信息披露质量评级与资本成本,企业绩效等的相关关系,但关于信息披露质量评级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却甚少。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二者的相关关系。   本文在分析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关系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以深交所的信息披露质量评级为自变量,盈余管理为因变量,以2001-2007年为研究区间,运用分组检验和回归分析两种方法验证信息披露质量评级与盈余管理的相关关系,并探讨了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办法的实施是否从整体上降低了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本文研究发现: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办法的实施能从整体上降低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而且评级全部公布相对于部分公布能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盈余管理,投资者通过信息披露质量评级基本能估测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但进一步也发现,这个评级对于企业的向上盈余管理有良好的估测作用,而对向下盈余管理的估测作用效果却不明显。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深交所对于信息披露质量进行考评并每年公布评级的做法对于广大投资者是有利的,投资者能够通过信息披露质量评级来估测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而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
其他文献
2006年末我国A股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标志着证券市场进入后股权分置时期,二级市场股价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共同的利益基础,但是股份全流通并不能完全遏
学位
企业营运资本管理的基本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服务于企业的长远规划,围绕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创造,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对我国上市公司营运资本和企业绩效进行研究不仅理论意义重
精益生产方式是近年来引进的一种先进生产管理方式,能够实现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减少浪费、提高产品质量等企业经营目标。自成功实施精益生产管理以来,X公司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充分的优势,成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本文选择X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借助访谈法、SPA方法,对X公司精益生产管理实施效果进行全面评价,为同行业企业提供精益生产管理启示。研究结果表明:X公司实施的精益生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