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飞机壁板的装配过程中,由于零件制造误差、定位误差等因素影响,蒙皮和长桁的配合面之间不可避免的存在着间隙。间隙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壁板组件的装配精度,而且会引入装配应力影响飞机的使用寿命。铆接完成后,铆接点处的初始间隙会完全消除,蒙皮和长桁铆接点之间的夹层会留有残余间隙。为了控制壁板装配的质量,残余间隙的大小必须满足确切的技术参数要求。此外,为了在壁板装配前消除一部分初始间隙,实际装配中,蒙皮和长桁是通过穿心夹或者螺栓来实现预连接的。传统的预连接方法主要依靠工人经验,无法得知预连接后初始间隙的消除情况,也没有对工艺进行优化。蒙皮和长桁属于质量轻、刚度小的柔性零件,本文在实验室已有的数字化壁板装配系统基础上,考虑间隙的存在,对蒙皮和长桁的装配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第一章,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总结了国内外柔性零件研究的现状,并给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框架结构。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壁板结构及其数字化装配系统,对壁板装配的具体工艺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确定了蒙皮和长桁之间间隙产生的表达式。第三章,对比了不同的柔性零件装配模型,确定了适用于壁板柔性零件的装配分析模型。分别利用蒙特卡洛法和统计分析法得到装配变形和装配力,并对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第四章,更进一步分析了间隙对装配质量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壁板零件装配残余间隙的计算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完成了壁板装配组建的质量评价和壁板组件初始间隙的容差分析。基于柔性零件的相关性对预连接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预连接工艺对间隙的消除原理,提出了一种预连接工艺优化方法。第五章,利用Pyhton在Abaqus中进行刚度矩阵提取脚本的编写,并用RSG实现提取脚本的GUI界面开发。第六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指出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