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柳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音乐及演奏分析

来源 :中央音乐学院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jack1964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贝柳斯作为浪漫主义晚期世纪之交,最具代表性的北欧民族乐派作曲家,其一生经历了几个时期的欧洲政治风暴和两次世界大战,他的音乐创作与芬兰命运息息相关,大多反映了深重民族压迫下跌宕起伏的国家独立运动和民族自觉运动,他是芬兰人民的“精神领袖”,被誉为“芬兰民族音乐之魂”。他的音乐创作为芬兰民族音乐在人类音乐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也为世界音乐宝库的多姿多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西贝柳斯创作的音乐作品体裁广泛、产量众多,《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是他唯一一部以协奏曲体裁形式创作的音乐作品。这首作品包含了多变的音乐情绪和艰深的演奏技巧,在小提琴炫技的同时,又恰到好处的展现了北欧的自然风光,以及作曲家对祖国和民族的深切情怀。本文分为引言、正文三个章节和结语三部分,从音乐和演奏两个角度作为切入点对这首作品进行论述。引言是对研究课题的选定及研究意义的阐述。第一章是对西贝柳斯生平、音乐创作和《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背景三方面的简要论述。第二章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音乐特点和演奏技巧两方面的分析,主要从曲式特点、音乐结构和演奏中揉弦、运弓以及颤音的运用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三章是演奏版本的特点分析,探寻不同演奏家对同一部作品的不同演绎特点。结语部分为整篇文章的概括和总结。通过对这首作品的音乐特点和演奏技巧的诠释与研究,从演奏角度更加深刻的把握了北欧芬兰的音乐特性及技术特点,将这种音乐风格和演奏技巧的理解,融入到这首“炫技”作品之中,实现对作品更好的演绎。
其他文献
目的:冠脉疾病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常伴随着心肌缺氧/复氧的过程,并最终导致细胞凋亡,如何缓解这一过程所产生的心肌细胞损伤是近些年来研究的热点。本实验通过对心肌细胞活性及
《世界卫生纸》杂志记者采访了居住在印度的Elizabeth John。她介绍了使用餐巾纸、厨房用纸、卫生用纸、面巾纸的情况,及选购产品时对品牌的关注度。
<正>中国政府应充分利用目前国内活跃的文学市场资源,扩大图书对外出版和销售渠道,鼓励中国出版社同国外知名出版社联合翻译出版,充分利用国外良好的图书销售网络来推广翻译
入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整个大学期间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这项工作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适应大学生活,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和未来发展。深刻认识大学生入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