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是振兴中华民族的根本性事业。教育政策作为国家权威公平分配教育资源和价值的工具,体现着公正性鲜明特征,也是公民合法表达教育利益的重要途径。教育政策执行是使教育理想变为教育现实的桥梁,是教育资源和价值公平分配的重要过程。教育政策执行的成败关系着教育政策的效力的发挥,影响着对公共教育问题治理的效果。因此,对教育政策执行研究的思维方法和教育政策执行实践路径的研究十分重要。教育政策执行模式是教育政策执行研究的思维方法和教育政策执行实践的基本路径的总称。教育政策执行模式的选择影响着教育政策执行的实践。“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线性教育政策执行模式曾在我国教育政策执行实践中居于主导地位,对我国的教育政策执行实践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我国社会转型,在民主政治建设的背景下,在教育民主化的需求下,在我国教育利益格局多元化趋势下,线性教育政策执行模式面临着重要挑战,新的教育政策执行模式亟需建立。本文立足现实,从探索“线性”教育政策执行模式存在的根本性问题出发,在政策网络理论的指引下,结合我国重大教育政策案例,提出了新的教育政策执行模式:教育政策执行网络模式。本文除引言和结论外,共分四章,三大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基本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主要包括引言和第一章)。在这一部分主要界定本文写作的基本概念和文献综述。明确本研究的问题背景、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鉴于本研究的核心在于建构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政策执行模式,因此需要对中国现有教育政策执行模式进行梳理并分析我国教育政策执行中政策行动者之间的关系及结构,所以研究所选取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制度分析法。此外,还对教育政策、教育政策执行、教育政策执行模式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第二部分,线性教育政策执行模式及其问题(主要包括第二章)。本部分主要从线性教育政策执行模式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及其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其成因及利弊,发现线性教育政策执行模式在对教育政策执行研究中存在的诸多不足,为新的教育政策执行模式构建奠定了基础。第三部分,教育政策执行网络模式建构及其运行机制(主要包括第三、四两章和结论部份)。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政策网络的理论源头、研究视角、流派及主要观点,并分析了政策网络之于教育政策执行网络模式建构的可能性,随后在政策网络理论的基础上从教育政策执行主体,教育政策执行信息的路径、教育政策工具等方面来建构教育政策执行的网络模式,并构建信任机制、协商机制、监督反馈机制和学习机制来保障教育政策执行网络模式的持续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