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志贺氏菌中糖基转移酶(Glucosyltransferases, Gtrs)和O-乙酰基转移酶是膜结合蛋白,共同决定着血清型的不同,在福氏2a志贺氏菌中,GtrⅡ为血清特异型,能将O-抗原重复单元上的鼠李糖Ⅲ糖基化,从而将福氏志贺氏菌2a区别于志贺氏菌Y型。在原核生物中,去乙酰化酶CobB控制乙酰辅酶A合成酶(Acetyl-coenzyme synthetases, Acs)的乙酰化,和真核生物中的Sir2(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2)有很大的同源性,由此推定CobB可能和染色质的沉默有关。YciD为假想外膜蛋白,属于OmpW家族蛋白。志贺氏菌毒力的表达受到温度的控制,在37℃条件下,毒力蛋白表达,而30℃下毒力蛋白不表达,在福氏2a志贺氏菌2457T的30℃C和37℃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发现,yciD基因所编的外膜蛋白在37℃C表达上调,因此yciD基因可能为毒力相关基因。为研究这三个基因的功能,探讨是否为毒力相关基因,本文采用λ-Red重组系统成功构建了福氏2a志贺氏菌2457T的cobB, gtrⅡ缺失突变株,yciD突变株为前期构建好了的缺失突变株,分别命名为AcobB::kan,ΔgtrⅡ::kan,ΔyciD::kan。对这三个突变株和野生株进行豚鼠角膜实验,结果发现ΔcobB::kan,ΔgtrⅡ::kan引起的症状稍微比野生株症引起的要轻微些,ΔyciD::kan突变株的炎症反应最弱。为寻找毒力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蛋白,本文制备了野生株和这三个缺失突变株的全菌蛋白样品,进行双向电泳后比较野生株和缺失株的蛋白表达谱。结果发现,ΔcobB::kan,ΔgtrⅡ::kan缺失突变株与野生株并无明显差异,ΔyciD::kan则有一个蛋白表达明显下调。为进一步研究ΔyciD::kan,制备了它和野生株的外膜蛋白,双向电泳后,比较发现有三个蛋白点表达明显下调。毒力评价实验中,Hella细胞竞争侵袭指数为0.8,肺侵袭实验中竞争指数为0.9,因此,cobB,gtrⅡ可能不影响志贺氏菌的侵袭过程,而yciD的缺失能使其毒力减弱,然而对志贺氏菌的侵袭影响不大。为了探究志贺氏菌中有多少蛋白被磷酸化,本文通过Western blotting方法从全菌蛋白中发现了13个磷酸化蛋白。本文的研究结果拓宽了对志贺氏菌基因功能的认识,为研究翻译后修饰基因和外膜蛋白基因提供了方法学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