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语言学习的四种基本技能之一,写作足学习抨英语学习能力的综合体现。它可以有效促进语言知识的内化,帮助另外三种技能的巩固和掌握,从而全面提高学习者的语言应用能力,可以说,写作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学习者的英语整体水平的高低;此外,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也对各级的写作能力有具体的要求,由此可见其对于英语写作的重视。但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却不令人乐观:长期以来,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一直采用“结果教”学法”,这种方法注重写作的结果,而忽略了写作的过程,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结果是师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教学成绩始终徘徊不前:他们都迫切改变这一现状(尹世寅,2007)。近二十年以来,“过程教学法”·悄然兴起并且在写作教学中开始应用和实施。“过程法”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第一语言教学,由美国西北大学教授Wallace Douglas首创。80年代研究第二语言教学的学者,如美国的Raimes, Zamel和英国的Hedge倡昌导将“过程法”应用到第二语言的写作教学中。国内相关研究者近年来发现这种教学已经成为西方写作教学的主流范式之一(杨永林,2005)。这利方法认为写作是“思考—书写—修改—再思考”的往复行为,这一过程是“生成的”、“合作的”,而不是一次性的单向行为(Zamel,1983)。它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把写作分成了不同的阶段,即:写前、起草、修改、校对和发农。过程教学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再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得到了验证,但类似的研究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还比较少,但是否对于提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特别足在学生英语写作基础普遍薄弱的班级里也同样有效?作者打算通过一个实证研究来进行验证。和以往的过程写作法的实验不同,这个实验考虑到了本校学生的写作能力普遍薄弱的实际情况,在实施的过程当中对学生进行了一定的基础知识的训练,同时把范文展示融入到了过程当中川。因此可以说本研究所使用的过程法在一定程度上进行[J],改良。本研究试图证明这两个假设1)如果过程法被应用在学校的英语写作教学当中,学生的写作兴趣将会被提高。2)如果过程法被应用在学校的英语写作教学当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将得到提高。来自作者学校高二年级两个平行班的共95名学生参加了这个实验,其中实验班采用过程教学法,而对比班则继续采用结果教学法。本实验采用了三种工具:调查学生实验前后写作态度和看法变化的两份调查问卷,实验期间的10次作文练习以及实验前后两次期末作文成绩。在经过了历时16周的实验之后,作者搜集了实验数据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肯定回答了上述两个问题;一方面,实验班的学生对于英语写作的兴趣有了显著的改善和提高,同时对于过程教学法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另一方面,相对于对比班,实验班的学生的写作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他们的写作能力,特别是表现在内容的充实和文章的组织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改善。当然,任何方法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只有因地制宜,充分结合实际教学情况的教学法才能有效的促进写作教学;希望本研究能够给予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以启示,帮助广大教师们更好的了解和在教学实践中应用“过程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