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HIV感染者/AIDS病人不同时间的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发生情况,以及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影响因素,为在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和服务中开展自杀危机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方法,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在广州市、中山市和阳江市对342例HIV感染者/AIDS病人进行面对面询问式的问卷调查,获取一般人口学资料、HIV感染、吸毒、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等信息,由精神科医生使用SCID-P对研究对象进行精神科诊断。以得知HIV感染时间、得知感染后3个月、AIDS诊断时间为界将自杀未遂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得知HIV感染之前、得知感染后3个月内、得知感染后3个月到得知AIDS诊断前、得知AIDS诊断后,比较各个时间段的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发生情况。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影响因素。结果342例研究对象,37.7%(129/342)有自杀意念,29.5%(101/342)最近一年有自杀意念;自杀未遂率为13.7%(47/342),近一年自杀未遂率3.8%(13/342)。有自杀意念者中,36.4%(47/129)发生了自杀未遂。四个时间段,研究对象自杀意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杀未遂率在得知HIV感染后显著升高,且随着AIDS病期的进展呈上升的趋势。以最近一年无自杀意念的HIV感染者/AIDS病人作为对照,多因素分析发现有AIDS诊断(OR=3.4,95%CI 1.7~6.7)、重性抑郁史(OR=1.7,95% CI 1.3~2.6)、攻击性强(OR=2.76,95%CI 1.56~4.96)、经历较多负性生活事件(OR=2.4,95%CI 1.3~4.2)、既往自杀未遂史(OR=3.7,95%CI 1.5~8.8)是最近一年自杀意念的正向影响因素。以无自杀意念/无自杀未遂的HIV感染者/AIDS病人为对照组,多因素分析显示,静脉吸毒史(OR=2.1,95%CI 1.1~4.1)、AIDS诊断(OR=2.7,95%CI 1.3~5.4)、重性抑郁史(OR=3.4,95%CI 1.8~6.7)是自杀意念的正向影响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均发现,有重性抑郁史、攻击性强、经历较多负性生活事件是自杀未遂的正向影响因素;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均发现,有AIDS诊断、重性抑郁史、攻击性强、经历较多负性生活事件是自杀未遂的正向影响因素。结论HIV感染者/AIDS病人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发生率较高,有既往自杀未遂史的HIV感染者/AIDS病人容易再次产生自杀意念,重性抑郁史是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正向影响因素,我们应当在艾滋病自愿咨询门诊中开展自杀危机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