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性肺结核CT征象转归及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ohn2000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活动性肺结核治愈前后肺部病变CT表现的演变规律,研究CT空气潴留征象与肺结核患者肺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0例涂阳肺结核并获得细菌学治愈的患者,观察治疗前、治疗后和随访6个月时的CT征象变化;研究CT呼气末空气潴留体积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在治疗前、治疗疗程结束和6个月随访三个阶段,肺结核活动性CT征象的检出率分别为95.0%、31.7%和3.3%。而在停药随访期内仍有39例(65%)肺内残留病变进一步缩小和吸收。其中气体潴留征象在治疗结束后仍持续存在,气体潴留体积与小气道功能指标中FEF25%、FEF50%、MMEF呈显著相关(r值分别是-0.463、-0.592、-0.542,P均<0.05)。结论:肺结核病变的CT影像转归滞后于细菌学转归;胸部CT的空气潴留征象与小气道功能改变有一定相关性,提示胸部CT对评价疗程结束时肺结核转归有一定价值。
其他文献
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控制系统呈现出一种大量运用通讯网络的发展趋势。这种网络控制系统已经开始大量运用在汽车生产、制造业等等诸多的领域中,但是由于这种网络控制系
一、引言谭汝为教授主编的《天津方言词典》(2015年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在获得第十一届天津市优秀图书奖之后,又被评为“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作品”。《天津方言词典》的
<正>与挂职干部面对面立夏南下,立秋归来。经过3个月的学习,57名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从沿海省市挂职归来,带着沉甸甸的收获,回到故土,回到工作岗位上。打开南窗纳新风。从8
【荣誉榜单】$$   江苏省南通市公安局被公安部命名为 “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金盾工程建设先进集体”、“全国公安机关三基工
报纸
多元现代性问题不是一个本体论问题,而是一个方法论问题。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厘清本体论意义上的"一与多"的关系,以及方法论意义上的"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配电柜作为施工及各种用电设施都必不可少的配电设备,对于施工的整体运行以及各种用电设施的正常使用有着不能忽视的重要意义。在配电柜中,低压智能配电柜作为社会公众在日常
目的分析与研究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对初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6年3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0例初产妇,通过电脑随机
用三分损益法确定的律制,叫三分损益律。我国三分损益法最早的记载为《管子》。《吕氏春秋》中的乐律也明确为三分损益律。此后三分损益法便见于历代的乐律研究,成为古代的
<正>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迅速、广泛地进入各个领域,人们接触视屏显示终端(video display terminal,VDT)的机会与日俱增,由此带来的皮肤、视力、骨骼肌、精神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