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恢复系先恢207的白叶枯病和螟虫抗性改良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lang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生产上危害较大的病害之一,我国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水稻发病时,可使产量下降、米质变差。螟虫(包括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和三化螟)是危害我国水稻生产的主要害虫,我国年发生面积约1,500万公顷,防治面积达到3,800万公顷,由螟虫引发的年经济损失合计约为160亿元。运用转基因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改良杂交水稻亲本的抗病虫性,选育和推广抗病虫杂交组合是最经济环保的方法。由恢复系先恢207配制的杂交水稻组合金优207和T优207是目前长江中下游稻区的主栽晚籼稻组合,年推广面积在60多万公
其他文献
文化负载词在翻译时需要契合不同文化间语言、意识形态、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需求,是翻译过程中的一大难题.《百鸟朝凤》中文化负载词多样并且带有民族特色,文章以目的论为指
如今互联网飞速发展并得到普及,人们除运用网络获取知识外,也创造了大量网络用语.从语言文化的发展来看,分析网络用语,有利于了解当地文化特征与人文精神.文章列举经典的俄语
小麦是人类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淀粉占小麦重量的70%以上,是人类碳水化合物主要的供应源供之一。在大多数小麦种植区,小麦灌浆期常处于高温天气,热胁迫阻碍小麦胚乳淀粉正常累积,导致小麦产量下降,品质变劣,然而,研究人员对热胁迫下小麦淀粉成分和淀粉颗粒变化的研究结果不一,有关高温对不同耐热性的小麦籽粒淀粉颗粒影响的研究更是鲜有报道,因此我们有必要探清高温下小麦籽粒
本试验以几种不同类型的夏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栽培措施条件下夏玉米库、源变化及库、源与库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以期揭示在有限的光热资源条件下源库的特征,找出产量的限制因子,发挥品种的最大生产潜力,为河北省夏玉米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随播期推迟群体叶源量、叶源持续期、源生产能力和源供应能力逐渐降低。早播叶源量高值持续期长,吐丝后叶片衰老慢,净同化率和群体生长率高。因此早播是增加叶
传统美育在汉语言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要注重家国情怀的育人理念和践行师德的目标要求,并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在课程设计方面,师范认证要求学科和专业的结合,传统美育要贯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