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MN时,Ang II及TGF-β1/P38MAPK通路在足细胞凋亡中的影响及发生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造模+贝那普利干预组(C组)、贝那普利对照组(D组),每组30只。A组、D组,不预免,不造模,隔日尾静脉注射2ml生理盐水(NS)替代C-BSA,其余两组均按改良Border法[1]复制MN大鼠模型;同时,C组、D组于正式预免的第1周起,每日以贝那普利(10mg/kg/d)灌胃,而A、B组每日以等量NS代替贝那普利灌胃。正式免疫第1、2、3、4、5、6周末每组各取5只杀检,取24h尿液检测24h尿蛋白定量(24h UTP);取血清检测Alb、TG、TC、Scr、BUN;取大鼠肾脏组织制成病理切片进行光镜及免疫荧光鉴定成模情况,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动态检测肾小球中TGF-β1、P38MAPK、Bax、Bcl-2、WT1蛋白的表达含量,用TUNEL法检测各观察时间点肾小球细胞凋亡情况并计算凋亡指数(AI),用Elisa法检测肾组织匀浆在各观察时间点Ang II含量。结果:(1)肾脏形态学改变:A、D组,各观察时间点肾脏颜色形态正常,肾组织未见形态学改变,免疫荧光未见Ig G颗粒状沉积;B、C组,随着实验时间延长,肾脏体积逐渐增大,颜色逐渐变浅至苍白色,肾脏病理损伤逐渐加重,肾小球毛细血管襻Ig G荧光颗粒状沉积明显。至第4周末时,肾脏呈“大白肾”样外观---形态肿大,色苍白;光镜下HE染色可见肾小球肿大明显,基底膜(GBM)弥漫性增厚,部分球囊腔狭窄明显;Masson染色可见部分肾小球上皮下嗜复红蛋白沉积,系膜区及肾间质可见蓝色阳性物质沉积,PASM染色可见部分GBM上皮侧“钉突”形成,甚至形成“假双轨”征,系膜区及肾间质胶原纤维沉积,纤维化程度加重;免疫荧光显示肾小球毛细血管襻和系膜区Ig G荧光较强,强度约为+++~++++。至第6周末时,肾脏病理损伤除上述表现外,HE和Masson染色均可见肾间质及系膜区胶原纤维沉积更加明显。在各观察时间点各组间比较,A、D组无明显肾脏病理损害表现;B组在各观察时间点肾脏病理损害均较其它三组重,C组肾脏病理损害较A、D组重,但较B组有所减轻;肾组织Ig G荧光强度,B组与C组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2)肾脏固有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A组、D组大鼠仅可见肾小管少量细胞凋亡,肾小球未见明显细胞凋亡,第1周末至第6周末肾小球AI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0.05),D组肾小球AI表达量与A组相比在各周末无明显差异(P>0.05);B组、C组从第1周末开始可见凋亡细胞在肾小球脏层分布区域、系膜区、肾小管上皮细胞核表达,阳性细胞呈棕黄色颗粒状,且肾小球AI表达随造模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上升趋势,与A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与B组相比,C组肾小球AI表达量从第1周末开始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肾脏组织TGF-β1、P38MAPK、Bax、Bcl-2及WT-1蛋白的动态表达A组、D组:TGF-β1、P38MAPK、Bax在肾小球脏层分布区域、系膜区、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均有少量表达,Bcl-2在肾小球脏层分布区域、系膜区、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有较多表达,WT-1在肾小球脏层分布区域细胞核内有较多表达,阳性细胞均呈棕褐色颗粒状,以上指标A、D组在第1、2、3、4、5、6周末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0.05),与A组相比,D组肾小球TGF-β1、P38MAPK、Bax、Bcl-2、WT-1在各周末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B组、C组:随着造模时间不断延长,TGF-β1、P38MAPK、Bax表达量呈逐渐上升趋势,且主要集中表达在肾小球脏层分布区域及系膜区胞浆,肾小管的上皮细胞胞浆仅有少量表达或强度较弱,Bcl-2及WT-1表达随造模时间延长呈逐渐下降趋势。与A组相比,B组和C组肾小球TGF-β1、P38MAPK、Bax表达增加,分别从第2、2、3周末开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WT-1表达减少,均从第2周末开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C组肾小球TGF-β1、P38MAPK、Bax表达减少,分别从第4、6、5周末开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WT-1表达增加,分别从第4、5周末开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肾脏组织匀浆Ang II含量动态变化:A、D组在各观察时间点有Ang II表达,各周末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0.05);与A组相比,B、C组从第2周末开始,随着实验时间的增加,Ang II含量增加明显,尤以第6周末最为明显(P<0.01);与B组相比,C组在各周末Ang II的表达量呈降低趋势,从第3周末开始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5)临床指标变化:A组、D组各项指标正常。B、C组TG、TC、Scr、BUN、24h UTP水平较A组在各周末均升高,Alb较A组降低,其中以Alb、24h UTP变化显著(P<0.05)。C组在各周末与B组相比较,Alb水平升高,从第5周末开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 UTP水平呈降低趋势,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6周末各指标相关性分析:在肾小球内,B、C组大鼠肾组织Ang II含量与肾小球TGF-β1、P38MAPK、Bax、AI、24h UTP呈正相关,与WT-1、Bcl-2呈负相关;AI与TGF-β1、P38MAPK、Bax、24h UTP呈正相关,与WT-1、Bcl-2呈负相关;WT-1与Bcl-2呈正相关,与TGF-β1、P38MAPK、Bax、24h UTP呈负相关;TGF-β1与P38MAPK、Bax、24h UTP呈正相关,与Bcl-2呈负相关;P38MAPK与Bax、24h UTP呈正相关,与Bcl-2呈负相关;24h UTP与Bax呈正相关,与Bcl-2呈负相关,A组、D组各指标间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①MN大鼠在造模过程中存在足细胞数量减少现象;足细胞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可能与足细胞凋亡相关;②MN大鼠在造模过程中,肾脏局部产生的Ang II可能是通过激活TGF-β1/P38MAPK通路引起足细胞凋亡;③贝那普利通过减少MN大鼠肾组织中Ang II的产生,由此抑制TGF-β1/P38MAPK通路的活化,减少足细胞凋亡,发挥肾脏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