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屏风画是集挡风、遮蔽、装饰、祈福、空间分割、氛围营造等功能于一体的精神寄托、审美需要的载体,屏风画与壁画一样是与建筑形式密不可分的统一的有机整体,离开原有的建筑形式其功能已然发生改变。自史前文明、母系社会、父系社会到古代文明萌发,到封建王朝的兴起与覆灭,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科技腾飞,到当今的和谐地球村的颂扬。期间的种种兴盛与衰败,无不诠释着人类生活的智慧。屏风画的形制与功能的演变便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需要所展现的聪明才智最好的诠释。多以“斧纹”进行装饰,以此彰显周天子的权力和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等级制度的建立,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某种精神和心理上的需求便把人等级分化开来,从上往下、从中央到地方慢慢有了一套不可逾越的礼仪制度。屏风作为分隔等级的工具伴随着礼仪制度而兴起、发展,成为权力和地位的代名词,成功的把人等级地位分割开来。时至魏晋时期,屏风画的功能开始由彰显权力与地位的实用功能向装饰意味转变,屏风画始于西周,发展于魏晋,繁荣于唐宋,鼎盛于明清。屏风画在中国传统绘画特别是山水画和写意画讲意境和诗意,诗、书、画同源,而诗人应该是一种生命的状态,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早日常生活中不论用文字还是用图像,都会有让人感到诗意的存在。屏风的出现更是为文人士大夫们的生活增添了“诗意”。可能是日常的一个瞬间,一段风景,一隅花丛抑或一个属于自己的思考中的画面在屏风上呈现出来。依无限的热爱与创造、无尽的情感,探索生命的奥秘、世界的精彩。屏风作为中国古老的绘画形制之一承载着文人的情感意象,记录了古代文人的日常生活和对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