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栽时剪根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来源 :吉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qpalzm9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吉林省中部稻作区的生产和气候条件下,研究水稻移栽时不同程度的剪断根系后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试验于2004-2005年在吉林农业大学水稻试验基地进行,两年均选用同一品种(松122),并设定相同的处理水平,水稻根系在移栽时采用人工剪根方法进行处理:A0(移栽时剪出全部根系)、A0.5:(移栽时剪根,留根长0.5cm)、A1(移栽时剪根,留根长1cm)、A1.5(移栽时剪根,留根长1.5cm)、A2(移栽时剪根,留根长2am)、ck(不剪根)。从插秧返青后开始,每2周1次调查水稻的形态指标并测定叶绿素含量;在主要生育时期测定植株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情况;分蘖末期、抽穗期和乳熟期测定根系伤流量;成熟期取根系土块,测根系分布;在灌浆期测定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水稻收获后进行考种测产。结果表明: 轻度剪根(A1、A1.5、A2)后,水稻的分蘖、抽穗、出穗、齐穗和成熟的日期都有所提前,严重剪根(A0、A0.5)后的水稻各生育时期都略有推迟,但差异不显著。总体看,轻度剪根(A1.5、A2)使水稻提早成熟3-5天,严重剪根使水稻延迟成熟2-4天。 剪根处理抑制了水稻的前期分蘖数,剪根越多,分蘖数下降越明显,同时部分分蘖发生迟缓,有效分蘖期延长,后期死亡的分蘖较少,生育后期分蘖数与对照无差异。不同程度的剪根处理均抑制水稻各生育时期株高的增长及水稻生育前期和中期叶面积的增长,但可以保持水稻生育后期的高叶面积指数(LAI),即保证了一定数量的功能叶片。同时除孕穗期外,各剪根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均有所提高,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剪根处理在各生育时期不同程度地抑制了地上部干物质的积累,但抽穗期与灌浆期穗部干物质的分配均有所增加,成熟期除A1和A1.5仍具有此优势外,其他剪根处理的穗部干物质分配百分率较低,可能是导致最终产量较低的原因之一。 剪根处理均提高了水稻分蘖期与抽穗期的根系伤流量,成熟期除A1.5和A2外,其他剪根处理仍保持较高根系伤流量。剪根处理降低了根干重百分比在0-5cm内的分配,却增加了在5-10cm和10-15cm的根系的重量。在由根长、根干重、根体积所组成的根系性状上,适当剪根处理的水稻与对照相比差异较小或优于对照,而严重剪根的处理低于对照。 剪根处理均降低了水稻的单位面积穗数,但适当剪根可以提高水稻的成穗率、实粒数和千粒重,没有对水稻群体发育及产量造成影响,但严重剪根处理产量低于对照。
其他文献
Objectives:This study aimed to describe cardiovascular risk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 knowledge among older adults,and further explore the association be
为了进一步研究高分子量麦谷蛋白表达量与小麦品质的关系,本研究利用SDS-PAGE电泳技术分析了国内外47个小麦品种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组成,并用凝胶成像系统和Quantity One软件分析了单个HMW-GS占麦谷蛋白(H_(RD))、占整个HMW-GS的相对含量(H_(RD)/H_R),高、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占麦谷蛋白的相对含量(H_R、L_R),Glu-1位点亚基占麦谷蛋白(G_R)、占
本研究选用普通玉米SC-704(对照)和3个不同株型高油玉米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5种不同的种植密度,探讨群体密度对高油玉米生理特性、冠层结构、产量形成及品质的影响。旨在探索
本研究以吉育47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土培法系统地研究了施磷量对大豆不同生育时期水分胁迫的补偿效应。结果表明:大豆始花期水分胁迫减产幅度最大,增加施磷量对产量的补偿效
随着植物基因工程的迅速发展,利用转基因技术进行遗传改良已经成为培养高产、优质的小麦品种的新途经。小麦基因工程研究的关键是解决体细胞再生和遗传转化的难题。与油菜、玉米、水稻等农作物相比,小麦属于典型自花授粉的单子叶植物,愈伤组织再生能力较弱;由于单子叶植物并不是根癌农杆菌的天然宿主,所以在遗传转化过程中存在DNA导入频率低和形成嵌合体植株等问题。优化小麦体细胞再生体系提高遗传转化效率对分子育种具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