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难点所在。写作能力与学生的语文素养密切相关,它集中反映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近年来,乘着新课程改革的东风,广大的一线教师和教育研究者探索出许多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方法。但是在作文训练中出现的耗时多、费力大、见效慢,收益少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作文难教、难写仍然一直困扰着教师、学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已经被广泛运用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这也给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带来了新的启示。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习作教学中的意义,并把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灵活运用到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这对改变我国目前作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本文建立在对国内外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和对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立足于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探究新的作文训练方法即“班级小组循环周记”作文提升法。“班级小组循环周记”作文提升法采用小组合作循环写周记的方式促使学生个体的成长,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在课外主动练笔,关注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作文习惯,为未来的课外练笔寻求新的有效路径。本文以广西南宁市玉洞小学中、高年段的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运用“班级小组循环周记”作文提升法进行训练的状况。在研究中,主要采用文献分析、行动研究、问卷调查、案例研究等研究方法,按照理论阐述,现状分析,实施策略、实施成效及反思等逻辑思维对课题进行研究。全文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班级小组循环周记”作文提升法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实践原则。首先介绍“班级小组循环周记”的概念和分组类型,然后指出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育理念的启发,笔者把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运用到中、高年段的作文训练中,引导学生写“循环周记”,提高学生在写作训练过程中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学会在同伴互助中学习写作的技巧和方法。最后指出本研究以合作学习、马斯洛需要理论、社会互赖等作为理论基础,在实践中要遵循全体参与、自主写作、合作探究、平等竞争、融入生活、教师指导等原则。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分析“班级小组循环周记”作文提升法的具体实施策略。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科学分组,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点滴,抒写真情实感;指导学生活用课内习得的写作方法进行写作;采用灵活的评改方式;采用多种激励措施,保持长久的写作动力。第三部分,重点从学生、教师两方面阐述小学“班级小组循环周记”作文提升法的成效。学生方面的成效从以下几点进行介绍:给学生提供自主写作的平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互帮互助的循环写作方式,让学生在借鉴中提高了写作技能;学生养成了关注生活,抒发真情实感的习惯;提高了学生修改和鉴赏作文的能力。而教师方面取得的成效则从教师们共同探索出四种不同的作文欣赏课型和提高了教师们的自我反思能力、科研能力等两方面进行总结。最后,结语部分是对小学“班级小组循环周记”作文提升法的研究与实践进行的总结与反思。总结的内容包括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价值以及取得的成果。反思的内容则包括发现“班级小组循环周记”作文提升法实施过程中的不足,明确今后继续研究需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