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构移动通信网络移动性管理的研究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6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用户应用需求和技术创新的推动,以GSM/CDMA等为代表的主要提供语音电路交换的2G移动通信系统正在向可以提供数据、语音和多媒体服务的3G、4G网络不断演进,移动网络体系结构和移动性管理技术也在发展变化。但不同无线移动网络的网络结构和无线技术的内在独特性和用户要求移动通信提供服务方式的统一性、开放性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用户要求能够自由地享受独立于终端、独立于网络制式的开放式第三方服务;但不同移动网络和无线传输技术的差异性和不兼容性却制约了这一需求;两者的矛盾促使了网络体系的加速融合,同时也使得通信领域越来越重视对基于多模式移动终端主机通信的研究,以及如何设计通过这些终端和网络相互配合,实现跨越不同体系的无线移动网络的无缝移动性。 本文从移动通信的网络体系结构入手,重点研究了移动性管理策略这一支持无线移动通信的重要策略机制。首先给出了移动性管理的内容和两个主要过程:位置管理和切换管理。并在同构移动网络内基于IP网络协议栈的分层原则上,讨论了不同网络协议层次上的移动性解决方案。然后提出异构无线移动网络环境下两种移动性策略的设计方案思路:“通用型”的移动性策略和“互补型”的整合移动性策略。针对上述两个设计思路,分别设计了双模主机在GPRS-WLAN网络间进行漫游和切换的基于SIP的“通用型”移动性管理方案和整合MobileIP和SIP的“互补型”移动性管理方案。解决方案从系统层面设计了这些移动性协议的信令流程并对网络节点结构做了适量的更新,针对于基于标准SIP的“通用型”方案在实时多媒体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做了改进的软切换方案设计。最后基于一个认可的移动性性能分析模型,选择移动性管理策略中重要的的性能参数指标——切换延迟和产生分组丢失的时间,做了分析和量化的评估。基于量化分析和评估的结果,对这两种方式的移动性管理策略的优缺点做了分析对比,总结了两者不同的网络适用环境。
其他文献
本文根据国内电信企业经营分析的现状,参照规范的电信企业信息化建设标准,设计了一个电信企业业务经营分析系统,实现了部分功能模块。本文分为以下几部分内容: 第一章阐述了国
本文的重点是研究有效的电信经营数据质量的管理、过程控制和评估方法。 首先介绍了数据质量的理论和电信业务BI系统,并阐述了数据仓库产生脏数据的原因。研究了高质量数据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软件是一个能够通过提供先进的搜索功能、用不同的搜索选项来生成清晰的记录视图,并且允许学生进行比对、修正学生数据的重要应用程序。这一系统软件为许多高
随着互联网在当今世界经济中变得愈来愈重要,网络安全也日渐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因特网本身在设计上的开放性,使其极易受到攻击。因此,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措施更显得尤为
学位
当前可视语音合成技术研究的难点之一在于如何建立合理的口形描述模型,以及口形内唇的特征点定位。本文采取口形检测、口形分割、口形特征点初始定位和口形特征点精确定位这四
本文首先综述了IP城域网的一系列关键技术,主要是IP城域网的定义、结构、路由策略、MPLSVPN技术和IP地址的管理,并扼要阐述建设IP城域网的一般原则和主要考虑的问题。其次,本文
本文首先进行Web移植理论的研究;提出了面向模式思路解决数据访问层移植问题,以集成的观点进行业务逻辑层移植的辅助,通过静态走查工具实现页面表示层移植后的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政府信息门户是实现电子政务的一种基本形式。电子政务是要建立一个能够覆盖各级政府部门、各类业务和应用,跨越各个层次,紧密结合、集约管理的开放式电子化服务环境。政府信息
身份认证协议是密码学协议研究的重要内容,身份认证对于保障信息只被合法授权用户访问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因而加强对身份认证协议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