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融券、机构持股与股票特质性波动——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yu2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融资融券交易机制和壮大机构投资者队伍被作为是构建成熟资本市场,抑制股票过度波动最重要的两个方面。然而最近股市的异常波动(特别是创业板市场股票大幅波动)却与这一观点相悖。创业板市场股票具有较强的风险溢出和较高的特质性波动风险特征。特质性波动,经常被作为股票回报中,公司特征性信息,或者股价的信息含量、资本配置的效率、投资决策质量乃至资本市场效率水平的一个有效度量变量。在中国A股市场,由于制度和交易机制尚待完善,股票的特质性波动相对发达国家资本市场更大,更容易引起市场整体风险的发生。  本文基于融资融券背景,最初使用倾向匹配得分法,分析不同行情下融资融券与股票特质性波动的关系,并提出造成不同结果可能的原因。之后运用分位数回归法和投资组合分析法,深入考察了机构投资者是否合理利用融资融券来规避风险,还是采取追逐风险收益的方式助长股票特质性波动风险。最后,根据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这对监管层制定合适的政策修复二者发挥应有的作用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研究结论表明:在市场平稳期,机构投资者偏好买入融资融券标的股,并表现出风险追逐行为,此阶段股票的特质性波动与公司层面因素有关;在异常波动初期,机构投资者较强的“抱团取暖”行为造成股票特质性波动上升;市场风险集聚期,机构投资者削减仓位加大特质性波动,整个过程中二者关系呈现出倒“U”型。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NMET 2013(福建卷)书面表达题为例,依据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对学生写作技能的要求,分析了考生五个档次的例文,既从评阅者的角度点评了例文的优缺点,又对例文提出了改进建议,同时对NMET 2013(福建卷)书面表达题的解题作了详细的指导。  关键词:NMET 2013(福建卷) 书面表达 作品分析 写作指导
2014年下半年以来,美元指数USDX上涨超过25%,在2015年3月31日达到最高点100.31之后,持续在高位盘整波动,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出现恐慌性、竞争性货币贬
长久以来,家庭信贷约束问题因其对于家庭消费行为具有重要影响,而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清华大学中国金融中心2011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面向城市家庭的调研问卷,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