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施氏矿物去除工业废水中铜的效能与机制研究

来源 :广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oami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发展,金属冶炼和电镀等行业的需求增大,致使排放的废水中铜含量激增。Cu2+具有较高的溶解性和毒性,且易与土壤中有机物络合,危及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目前,处理工业废水中Cu2+的主要方法有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化学沉淀法等。其中,施氏矿物吸附是常用方法之一。施氏矿物来源于酸性矿山废水,属于次生羟基硫酸铁矿物,但需调节废水pH值,并需24h预先化学合成。存在处理周期长、吸附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为此,本研究拟在FeSO4·7H2O与H2O2合成施氏矿物过程中嵌入CaCl2和Na2SiO3,生成一种类施氏矿物去除Cu2+,从而缩短处理周期、提高处理水平。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一、类施氏矿物处理工业废水中铜的影响因素研究向400m L浓度为150mg/L的含铜模拟废水中投加FeSO4·7H2O、H2O2、CaCl2、Na2SiO3合成类施氏矿物,在温度20℃、转速650r/min、络合剂浓度为0.50mmol/L、共存离子浓度为1.50mmol/L的条件下,进行10min磁力搅拌试验。探究反应物组分浓度最佳配比,以及初始pH值、温度、初始铜含量、络合剂浓度、共存离子浓度对类施氏矿物除铜的影响。得到:以反应物种类为因素、反应物组分总含量(反应物浓度)为水平进行L16(44)正交试验,获得最佳反应物组分浓度配比为:FeSO4·7H2O浓度为0.5g/L、H2O2浓度为1.01m L/L、CaCl2浓度为0.58g/L、Na2SiO3浓度为3.25g/L,此时铜的去除率为86.68%,废水中铜含量为19.89mg/L。当初始pH值由2.0增至5.0时,铜含量由64.77mg/L降至19.50mg/L,铜的去除率提高了30.18%,初始pH值的升高可有效提升铜的去除水平。当温度由20℃增至40℃时,铜含量由22.70mg/L降至17.90mg/L,铜的去除率仅提高了3.71%,升温对铜的去除影响较弱。当初始铜含量由50mg/L增至300mg/L时,铜含量由17.74mg/L增至31.27mg/L,铜去除率降低了9.40%,初始铜含量的增加会抑制铜的去除。当络合剂浓度由0.7mmol/L增至1.5mmol/L时,铜含量由38.83mg/L增至79.82mg/L,铜去除率降低了27.51%,络合剂浓度的增加会明显降低铜的去除。当共存离子浓度由5mmol/L增至45mmol/L时,铜含量由28.36mg/L增至33.09mg/L,铜去除率降低了3.31%,共存离子浓度的增加会抑制铜的去除。二、类施氏矿物去除工业废水中的铜的效能研究1.类施氏矿物对工业废水中铜的处理效果据试验一获得最佳试验条件为pH5.0、温度40℃、铜含量为50mg/L、络合剂浓度为0.50mmol/L、共存离子浓度为1.50mmol/L。在该条件下,向400m L浓度为50mg/L的含铜模拟废水中投加0.5g/LFeSO4·7H2O、1.01m L/LH2O2、0.58g/LCaCl2、3.25g/LNa2SiO3合成类施氏矿物,保持650r/min的转速进行10min磁力搅拌试验。得到废水中剩余铜含量为1.97mg/L,去除率为96.27%;同等条件下采用类施氏矿物处理铜含量为74.98mg/L的实际废水,得到废水中剩余铜含量为1.67mg/L,去除率为97.99%。类施氏矿物处理模拟废水后,铜在0~1d溶出率为1.98%,在之后的19d里基本保持不变;实际废水经类施氏矿物处理后铜0~1d溶出率为0.29%,之后在19d内基本没有变化。2.施氏矿物对工业废水中铜的处理效果投加22.24g/LFeSO4·7H2O、12.00m L/LH2O2,经24h预先化学合成施氏矿物。同等条件下,向含铜模拟废水中投加5.45g/L已合成的施氏矿物,保持650r/min的转速进行3h磁力搅拌试验,得到废水中剩余铜含量为44.37mg/L,去除率为11.26%。同样条件下处理浓度为74.98mg/L的含铜实际废水,得到废水中剩余铜含量为71.25mg/L,去除率为4.97%。较类施氏矿物分别降低了85.01%、93.02%,施氏矿物处理模拟废水后,铜在0~1d溶出率为21.04%,在之后的19d里基本保持不变;实际废水经施氏矿物处理后,铜0~1d溶出率为16.62%,在之后的19d内基本没有变化。铜溶出率较类施氏矿物分别增加了19.06%、16.33%,表明类施氏矿物除铜效能和稳定性均显著优于施氏矿物。三、类施氏矿物去除工业废水中铜的机理研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探索类施氏矿物去除工业废水中铜的机理。得到:类施氏矿物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较施氏矿物提供了更多的吸附点位参与Cu2+的吸附,Cu2+通过共沉淀被吸附在矿物上;同时可通过同晶替代作用被固定于矿物表面,且可与矿物丰富的官能团配位络合达到去除目的。SEM结果显示,Cu2+在处理1min后矿相逐步趋于稳定,说明Cu2+是在1min内被类施氏矿物去除,较施氏矿物处理时间大为缩短。结果表明,类施氏矿物除铜的主要机理为共沉淀,其中初始pH值对除铜的影响最为显著。在最佳试验条件下,类施氏矿物处理模拟和实际废水后,剩余铜含量(1.97mg/L、1.67mg/L)均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的2mg/L要求,且稳定性较好。实际废水和模拟废水的结果较为接近,说明合成的类施氏矿物及其处理含铜模拟废水的模式可供实际工程应用复制。
其他文献
作为一种基础设施,桥梁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布置桥梁健康监测系统是保证桥梁正常运营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其供电通常面临着较多不便。基于桥梁振动的环境能采集技术能够应用于桥梁中,使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自驱动成为可能。然而现有关于环境能采集器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与实验阶段,尚未结合实际工程参数对采集器进行设计。本论文分析了广州市鹤洞大桥的实测数据,获得桥梁振动的主含能频带、主振幅及特征周期等相关
目前,房地产行业发展势头强劲,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本文选取房地产行业典型企业绿地集团对其财务风险的概况进行描述,对该集团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和识别,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卵泡抑素(FST)在骨和肌肉中均有表达,可通过自分泌及旁分泌的方式调控骨和肌肉的生长发育。FST作为两者均表达的分泌因子可能在这种协同发育中扮演重要角色,但缺乏相关的研究报道。因此,本研究在体外重组鸭FST蛋白,通过胸肌注射不同浓度的鸭FST重组蛋白建立实验模型,探究FST对鸭胸骨发育和胸肌发育在不同阶段的影响及其可能的调控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本研究通过构建原核表达载体成功表达了FST重组蛋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生活质量的提升,生活污水排放量也日渐增多。由于农村污水治理起步较晚、缺乏经验、乡村经济薄弱等原因,导致农村水环境受污染的问题依旧突出。实际工程应用中,由于不同地区的农村基本概况有其独自的特点,致使不同的农村污水处理技术所发挥的综合性能参差不齐。不科学地选取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对于经济实力和运营管理水平较弱的地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稳定和长效运行难以得到保障。因此,优选出适用
“整合”一词自新课改以来就逐步进入很多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视野,而现行的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是在积累了多年课改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适逢其时的修订版本。新教材在编写理念上不仅强调立德树人、以人为本教学观念的渗透,其内容与结构的编排组织也对教师的多学科交融阅读视野、跨学科整合教学等方面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新教材在选文上强调经典性与文质兼美,编入了大量的古诗文和弘扬革命传统文化的课文,需要教师结合作者生平经
随着社会与桥梁工程领域的发展,斜拉桥结构越来越成为大跨度桥梁中最主流的桥型。作为斜拉桥主要受力构件的斜拉索,在运营过程中负担着几乎整座桥梁恒载与人车活载的重量。对于一座在运营桥梁,不仅车辆行驶会引起斜拉索索力的变化,环境温度的变化也会对桥梁各构件的受力造成影响,进而引起的拉索索力变化,这种变化往往会掩盖因拉索损伤带来的变化,给桥梁健康监测评估带来较大的困扰,因此研究分析温度与车辆荷载对拉索索力的影
2012年ATLAS和CMS对撞机实验中希格斯粒子的发现,标志着高能物理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为了研究希格斯玻色子的性质,我们需要对希格斯玻色子耦合有一个精确的测量。虽然发现的希格斯粒子信号其质量在122-128GeV符合标准模型的预言,但其有些衰变道的中心值,例如h→γγ偏离标准模型的期望。因此,有很多尝试去解释信号的超出。然而,只有一个希格斯粒子不足以拟合实验数据。许多模型通过引入一个未发现的或质
近年来,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促使我国各大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趋于完善,对于人员高度聚集性的城市来说,地下工程的建设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地铁作为城市交通骨干的生命线,经常穿过多种复杂的地质构造单元,随着复杂地质环境下的地铁基坑以及隧道的修建和延伸,复杂的地质构造条件给工程的初步设计、安全控制、施工难度、工期保障和投资成本带来非常明显的影响。在断层破碎带、岩溶发育区和花岗岩孤石群等不良地质区域修
近日,市场盛传有"混改样本"之称的十强地产企业绿地集团(下称"绿地")正在揭开二次混改神秘面纱。消息称,收购方大概率是万科+诚通组成的国企改革基金,或者是中海和其他投资者组成的投资人。相关人士透露,绿地将出售不超过17.5%的公司部分股份,完成公司的股权架构的重大变更,但是并不影响绿地后续的正常经营。然而,1月21日,绿地控股董事长、总裁张玉良否认了上述传言,称绿地控股在进行二次混改,绝非"
期刊
沥青加铺面层是我国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最为常用的修复改造方案,层间粘结性能的优劣对白加黑路面的使用寿命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由于我国目前路面设计对原路面的处理方案和粘结层的相关设计条款都过于简单,且层间接触为应力和位移完全连续的假定与实际白加黑路面的层间状态不一致,导致白加黑路面的设计无法有效反映结构的实际性能。本研究基于自主研发的“沥青混合料颗粒剪切分析系统”和压力胶片技术开展白加黑路面的层间剪切和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