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权派人权思想研究

来源 :政治法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ux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权是20世纪中国政治思想史上时断时续,却又历久弥新的话题。人们主张人权,倡导人权,但又大多把人权作为实现某种目的的手段,而非人类的目标,结果往往与人权的理想状态渐行渐远。人权是一些被认为主要为实现个人幸福与尊严的权利,它所要防范的主要是来自国家和政府的侵害,而满足人权要求是国家和政府的主要责任和义务。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中国,曾出现了一个被称为“人权派”的政治派别。他们阐释人权的价值和真谛,揭露当时中国的人权状况,向政府提出了保障人权,制定约法,实行民主政治的要求,发动了一场存在时间虽短,但影响深远的人权运动。在我们已把“国家尊重并保障人权”写入宪法的今天,人权派的人权思想仍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因此,系统地整理、介绍人权派的思想,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仍不乏现实的意义。 本文共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为“人权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人权运动的兴起,虽然从表面上看,是由于胡适因对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保障人权命令”表示极度的“大失望”,遂在《新月》杂志上发表《人权与约法》而引起的,但这只是人权运动发生的直接导火索,在其背后则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和思想文化的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在对外夷的排拒,到对西方价值观的认同中,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国家富强的目标,逐渐接受了民权、人权及一系列相关的概念,人权派的为人权而争人权,实际上是这一漫长过程发展的必然结果;孙中山民权主义理论的形成、完善,南京国民政府依据孙中山的“党义”、“遗教”所进行的具体的训政实践,构成了人权派言说的思想与政治场景;伴随着西方文化的传播而输入中国的自由主义学理,则是人权派的思想渊源和立论基础;具有共同理想与追求的知识分子,自由结社组成的“平社”,所创办的同人刊物《新月》,则是人权论战中,人权派批评三民主义和反对共产主义时所立足的平台。 第二部分介绍人权派人权思想的基本内容。主要有:一是人权派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和各种实例,揭露中国人权破产的现状,指出对人权的最大侵害者,正是种种政府机关或假借政府与党部名义的机关。二是人权派从功用的角度所阐释的人权,认为人权就是“做人的那些必须的条件”。这些条件是因时因地而异的,因而人权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的特点。据此,人权派列举了在1929年的中国,人们所必争的35项人权。在人权派
其他文献
"双一流"大学建设,为未来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的支撑和智力的保障。"双一流"大学需要一流高校管理,高校管理人员的水平和素质直接影响到高校向"双一流"大学发展的质量
人是知识的存在。知识与人类的需要构成密切关系。一方面,知识是人的产物,同时知识又反过来塑造人,诱发人更多的需求,推动人类解除必然的限制,走向自由。因此人类的历史也是
哈耶克是二十世纪古典自由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思想是当代学界一个研究热点。目前的研究多侧重于他的经济、社会自发秩序等思想,而自由思想仍以梳理、介绍为主,对作为其核
现代集约化养鸡模式主要采用“大规模、大群体”的养殖方式,夏季高温、高湿,肉鸡密集度高,由于鸡羽毛丰富、缺少汗腺,皮肤蒸发散热能力有限,导致机体产热多、散热少,体内积热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为评估某饲料科技发展中心所提供的以朝鲜红景天、三枝九叶草和北五味子为主要成分的种公鸡特种补充饲料,对种鸡场实际大生产中种公鸡生产性能的提高效果,特开展针对该产品的
本试验使用三种不同的高产粉壳蛋鸡品种总计4500只,每个品种1500只,分为3组,置于同一条件下饲养,结果表明,大午金凤蛋鸡育雏育成期生长速度前快后慢,16周龄体重大午金凤为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