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界面损伤研究

来源 :河海大学 | 被引量 : 22次 | 上传用户:a673897736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靠的粘结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能够正常工作的重要条件,钢筋与混凝土界面上的粘结滑移关系一直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研究的重点,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力学分析中,基于试验对粘结问题作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随着损伤力学的发展,本文根据已有的研究资料,从损伤的角度对粘结问题进行分析,通过界面粘结损伤,描述界面粘结性能劣化情况,以便掌握钢筋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的情况。 首先,用损伤力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了钢筋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的劣化情况;其次基于混凝土损伤力学中的概念及模型,定义了反映钢筋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劣化的损伤变量;接着建立了钢筋混凝土界面粘结损伤模型,得到了损伤演变方程和考虑损伤的粘结滑移本构方程;分析了粘结界面损伤及损伤演化机理,并对拉拔试验破坏的损伤机理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损伤滑移曲线随不同钢筋,不同混凝土的变化规律;最后根据相应试验数据,用ANSYS软件,建立相关的拉拔试件有限元计算模型,对文中提出的界面粘结损伤模型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同时,还进行了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有限元计算,结果说明文中提出的界面粘结损伤模型也可以较好的描述梁端锚固区的粘结滑移特性。 由于试验得到粘结滑移曲线的下降段相对比较困难,文中使用界面粘结损伤模型进行了绘制同类钢筋混凝土试件粘结滑移全曲线的讨论,特别是绘制出了曲线的下降段。 研究结果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由于有毒有害物急性毒性藻红外联合作用测试技术存在三个问题:1.尚无科学的、统一的、标准的联合作用测试方法,2.藻红外测试技术只研究了二元联合作用测试,三元以上联合作用测试效果如何需要实验研究,3.一种敏感藻是否可用于多类有毒有害物质的毒性测试,因此,针对这三个问题开展了如下研究内容:1.急性毒性藻红外测试的有效响应温差,2.藻红外测试联合作用的方法,3.同一药品多组分相加作用验证测试分析,4.各类
本研究针对低浓度废水处理,在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理论基础上,并结合曝气生物滤池的特点,开发了生态滤池,系统由下行池和上行池组成,具有曝气充氧和反冲洗功能。主要考察了生态滤池系统净化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及不同运行工况条件下的污染物去除效果,获得了生态滤池系统推荐的最佳运行工况组合方式。在最佳运行工况条件下考察了生态滤池对低浓度生活污水的净化效能以及污染物沿程的迁移转化规律,并对污染物的去除机理进行了分析。
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生态环境系统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要素之一。而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2220 m3/a,仅居世界第110位,被列入世界12个贫水国家名单。另一方面,我国80%的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饮用水的安全性也日益重视。在最新2006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在水质常规指标及限值表中,微生物学指标位列
目前,世界很多地区的水系统与自然水过程在城市化的背景下受到影响,主要表现为下垫面的不透水比例增加、径流系数加大、径流汇入管网时间减短,导致洪峰流量加大,这使得城市内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国土面积的75﹪左右为山地或重丘,为缩短里程、保护环境、节约土地,在山区公路建设中,大量采用隧道方案。到2006年,我国公路隧道总数已达3286多座,总长度1677公里
近年来,作为大量使用的一类具有潜在生理效应的―新型‖环境污染物质,科学界和社会对医药品与个人护理品(PPCPs)给予了普遍的关注。环境中的PPCPs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污水处理厂不完全的处理排放,另一个是人类农业或畜牧业活动导致的直接排放[1]。其浓度在水环境中虽只有纳克级至微克级,但对人类甚至整个生态系统的潜在威胁却难以忽视。长期暴露在其污染下,可能会导致人体的分泌及生殖系统障碍以及水生生物雌
生物固锰除锰理论经过近20年的研究已经基本成熟,困扰了人们半个多世纪的除锰难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好的理论需要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得到升华与完善。在生物固锰除锰理论
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战役,人们逐步关注危机管理的重要作用,并积极地探索和研究提升社会各领域危机管理能力的途径和理论体系。建筑施工项目主要是以土木建设为主的工
钢纤维混凝土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复合材料,由于其韧性好、抗冲击能力强、延性大等特点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土木工程中。钢纤维混凝土用于隧道支护体系,可以减少喷层厚度,替代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