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源于美国判例法的商业判断规则作为审查董事是否违反注意义务的裁判标准,能够尊重董事经营决策,限制董事承担属于正常商业风险的责任。德国借鉴美国对该规则作出了成文法上的探索。我国目前公司法律制度在董事义务方面的规定难以应付实践需求,“商业判断规则”或许能带来一些启发。但我国引入“商业判断规则”并非易事。关于该规则在中国的引入,国内已开展多年的研究,相对形成了一套体系,但仍有盲点、仍有争议的地方。本文基于对美国和德国法上的“商业判断规则”之认识,深刻剖析我国引入该规则的必要性,结合我国法律制度,批判性分析如何合理构建我国公司法上的“商业判断规则”。
本文第一章论述了研究背景和意义,即简要说明了选题过程,介绍本文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就研究过程中的参考文献按照内容主题作了梳理。
第二章导入论文主题“商业判断规则”,介绍、分析并总结该规则的国外立法和司法实践。介绍了该规则的内涵与法律属性,提出我国可以借鉴美国规则的理念价值和运行机制,同时借鉴德国的成文法探索与规则构成要素的设计;在分别介绍美国和德国的“商业判断规则”的基础上,对美国规则和德国规则作了完整的比较分析,为后面章节作铺垫。
第三章剖析我国引入该规则的必要性。按照逻辑顺序,首先,提出我国公司法中董事勤勉义务及其责任追究规定存在缺陷;其次,认识我国目前立法和司法实践在判断董事是否违反勤勉义务存在困境,即法院形式主义审查的价值错位、以侵权模式判断注意义务的局限;再次,提出解决以上困境的出路,即“商业判断规则”与注意义务存在密切关系,该规则与股东诉讼制度相互配合,认为该规则有独立价值;然后,进一步具体结合我国公司实践,认识我国对引入该规则的实践需求;最后,还提出了我国引入该规则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第四章在对比分析美国和德国规则基础上,结合我国公司实践需求以及法律制度,探讨引入该规则的合理路径,提出具体建议。在该规则的价值理念和运行机制上借鉴美国法,在该规则的成文法探索以及构成要素上借鉴德国的规则设计和立法理念。
第五章综合以上分析,对论文逻辑和观点论证作了总体的梳理和总结,并提出我国引入该规则的困难,需要保留谨慎的态度。
本文第一章论述了研究背景和意义,即简要说明了选题过程,介绍本文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就研究过程中的参考文献按照内容主题作了梳理。
第二章导入论文主题“商业判断规则”,介绍、分析并总结该规则的国外立法和司法实践。介绍了该规则的内涵与法律属性,提出我国可以借鉴美国规则的理念价值和运行机制,同时借鉴德国的成文法探索与规则构成要素的设计;在分别介绍美国和德国的“商业判断规则”的基础上,对美国规则和德国规则作了完整的比较分析,为后面章节作铺垫。
第三章剖析我国引入该规则的必要性。按照逻辑顺序,首先,提出我国公司法中董事勤勉义务及其责任追究规定存在缺陷;其次,认识我国目前立法和司法实践在判断董事是否违反勤勉义务存在困境,即法院形式主义审查的价值错位、以侵权模式判断注意义务的局限;再次,提出解决以上困境的出路,即“商业判断规则”与注意义务存在密切关系,该规则与股东诉讼制度相互配合,认为该规则有独立价值;然后,进一步具体结合我国公司实践,认识我国对引入该规则的实践需求;最后,还提出了我国引入该规则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第四章在对比分析美国和德国规则基础上,结合我国公司实践需求以及法律制度,探讨引入该规则的合理路径,提出具体建议。在该规则的价值理念和运行机制上借鉴美国法,在该规则的成文法探索以及构成要素上借鉴德国的规则设计和立法理念。
第五章综合以上分析,对论文逻辑和观点论证作了总体的梳理和总结,并提出我国引入该规则的困难,需要保留谨慎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