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达标后他汀减量对血脂水平的影响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junde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他汀类药物作为缺血性脑卒中后二级预防基础用药,现已有许多诊治指南和专家共识提出了降脂目标,然而关于血脂达标后如何继续使用他汀类药物的研究还很少。本试验旨在研究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在LDL-C值达标后他汀类药物减量对其血脂水平的影响。[目的]对缺血性脑卒中后使用他汀类药物血脂达标的患者,观察他汀减量对其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住院期间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经阿托伐他汀20mg或瑞舒伐他汀10mg治疗后LDL-C值降至1.80mmol/L或LDL-C水平较基础值降低≥50%时开始试验。随机将50%的病人其他汀剂量减至一半,即分组为阿托伐他汀常规组、阿托伐他汀减量组、瑞舒伐他汀常规组、瑞舒伐他汀减量组,1月后复测患者血脂水平。观察指标为血清TG、HDL-C及LDL-C水平,同时随访各组患者有无肌无力、肌痛、肝功能受损等不良反应。[结果]一共115例患者纳入试验,有15例退出试验,故实际观察对象为100例。其中阿托伐他汀常规组29例,减量组25例,瑞舒伐他汀常规组26例,减量组20例。分别比较两种药物组间的年龄,性别,既往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及初始TG、HDL-C、LDL-C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月后出现LDL-C值回升的阿托伐他汀常规组有2人(6.9%),减量组有4人(16.0%);瑞舒伐他汀常规组有2人(7.7%),减量组有3人(15.0%)。治疗1月后两种他汀类药物的常规组均可降低TG、LDL-C水平(P=0.012、P<0.001),减量组均可降低LDL-C水平(P<0.001)。阿托伐他汀的常规组与减量组相比,能更有效降低TG、LDL-C水平(P=0.004、P=0.003),升高HDL-C水平(P=0.016);瑞舒伐他汀的常规组与减量组比较,仅能使TG水平下降(P=0.007),而两组间LDL-C水平下降及HDL-C水平升高无显著差异(P=0.591、P=0.603)。治疗1月后两种他汀类药物的常规组与减量组之间LDL-C的降低率有显著差异(P=0.001)。试验中共发现3例患者ALT增高,未超过正常值上限的3倍。[结论]他汀类药物剂量减半后仍可降低LDL-C水平,尽管其作用弱于常规剂量,且小部分患者治疗后出现LDL-C水平回升,但均在较小范围,故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在血脂达标后可尝试他汀减量使用。
其他文献
苏教版语文第三册课本上有好几篇诗歌体的课文.如何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体会课文的优美意境呢?这成了教师的一个难题.把课文意思精致细密地讲一遍吧,就会把课文分的零零散散,
以江永县民瑶与高山瑶传统聚落为例,从宏观层面深入研究两者的聚落形态,展开“面”层次上的对比,涉及聚落选址、外部环境、布局形式、空间结构形态以及聚落演变五个方面。从
目的:提高对多发骨髓瘤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骨髓穿刺和(或)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多发骨髓瘤的临床影像学资料。结果:12例多发骨髓瘤中,误诊率高达70.1%,除1例X线与CT检查
论文选取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2000~2009年10年的面板数据,利用面板平滑转换模型深入分析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技术进步、对外开放程度及电力价格五大因素对电力能源效
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美誉,原生的传统古厝民居是当地建筑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悠久的历史和杰出的艺术、技术成就不容忽视。该文以实地踏勘、测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机电安装工程在建筑工程中的地位越发重要。由于机电工程的本身包含的内容较多,因此机电安装工程的质量和具体的施工技术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整体效
<正>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培训中心位于丰台区马家堡西路。紧邻地铁,交通便捷。4号线、10号线角门西站G口楼上二层即到。培训中心自2010年成立以来,已经累计举办近200期
Hastelloy C-276合金经小变形量5%冷轧变形后,分别采用高温一次退火和二次退火两种方式进行热处理,其晶界特征分布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二次退火热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