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洲贫困在山区”,“希望在山区,潜力在山区”,贫困山区通过怎样的途径把山区资源潜力转化成经济优势,以加快发展步伐,从而尽快实现贫困山区的脱贫致富已成为学术界和各地政府的一大课题。现代旅游业已发展成为一个高增值、高就业、高创汇、高效益的新兴产业,旅游产业在世界经济及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拥有较高旅游资源禀赋的地区,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贫困山区经济发展的正面带动效益已被越来越多的成功实践证明,发展旅游业是实现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一个有效发展手段和途径。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便有学者开始关注贫困地区旅游业发展,即旅游扶贫,并进行理论探索,到2002年之后,理论研究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安化为国家贫困县,集山区、库区、革命老区于一体,拥有较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在贫困山区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本文以安化县为例对贫困山区旅游业发展进行研究,探索贫困山区发展旅游业的一般规律,以更好地指导贫困山区的旅游开发,进而实现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在汇总和分析国内外研究进展动态,提出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分析贫困地区旅游业发展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系统论的知识,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以旅游系统为切入点,进一步从不同角度论述了贫困山区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动力机制及发展的优化模式,并以安化县旅游业发展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案例分析部分在查阅大量文献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安化县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级和评价;应用SWOT分析方法,详细研究了安化县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安化县旅游市场需求结构,进行了目标市场定位,并应用模型对旅游规模进行预测;为实现安化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包括发展模式选择、发展定位以及区域联动(包括空间组织优化和线路设计)等方面。在全文最后作出总结,以期为贫困山区旅游业发展提供一般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