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水蔓菁化学成分及五种主要成分的定量分析研究

来源 :上海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kesb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车前科(Plantaginaceae)婆婆纳属(Veronica)植物广泛分布于全球约有500种,我国产60余种,记载入药达27种。通过对本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等进行综述,发现本属植物富含环烯醚萜类成分,其中梓醇、桃叶珊瑚苷以及6位梓醇衍生物为其化学特征标记物;同时,其中的环烯醚萜成分显示出广泛的生物活性,特别是抗炎和抗氧化活性。本课题对原婆婆纳属(Veronica)植物现细分为兔尾儿苗属(Pseudolysimachion)植物水蔓菁(P.linariifolium subsp.dilatatum)进行植物化学和生物活性研究。本文第一部分,采用各种现代分离纯化技术和鉴定手段对水蔓菁大极性部位进行了系统性的分离和鉴定。目前,我们从中共分离鉴定出59个化合物,分别为:linariifolium A(1),linariifolium B(2),linariifolioside A(3),linariifolium C(4),linariifolium D(5),linariifolium E(6),linariifolium F(7),linariifolium G(8),linariifolium H(9),linariifolium I(10),linariifolium J(11),linariifolium K(12),linariifolium L(13),linariifolium M(14),linariifolium N(15),linariifolium O(16),linariifolium P(17),linariifolium Q(18),6β-hydroxyl-1α,3α-dimethoxyartsclaenin III(19),6β-hydroxyl-1β,3β-dimethoxyartsclaenin III(20),iridolactone(21),rehmaglutin C(22),7-hydroxy eucommic acid(23),eucommiol(24),rehmaglutin D(25),rehmahenin E(26),胡黄连苷Ⅱ(27),梓苷(28),毛蕊花苷(29),6-O-咖啡酰基梓醇(30),胡黄连苷Ⅲ(31),geniposidic acid(32),梓醇(33),桃叶珊瑚苷(34),哈巴苷(35),3,4-dihydro-3α-methoxyaucubin(36),6-O-methylaucubin(37),6-O-methylepiaucubin(38),linariifolioside B(39),syringaresinol O-β-Dglucopyranoside(40),eucommin A(41),(+)-pinoresinol-O-β-D-glucopyranoside(42),水蔓菁苷Ⅱ(43),水蔓菁苷(44),3′,4′,5,6,7-pentahydroxyflavone-7-O-β-D-glucosyl-(1′′→2′)-β-D-glucoside(45),4-O-β-D-glucopyranosylvanillic acid(46),protocatechuic acid(47),catechol(48),tachioside(49),isotachioside(50),pyrocatechol 1-O-β-D-glucopyranoside(51),2-hydroxy-5S-oxoproline methyl ester(52),pterolactam(53),5S-hydroxypyrrolidin-2-one(54),甘油(55),甘露醇(56),uracil(57),uracil glucoside(58),methyl-β-D-frucopyranoside(59)。这些化合物包含了26个变异环烯醚萜,13个环烯醚萜苷,12个黄酮及酚类和8个其他类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19,39,43和52为新化合物。在这些新化合物中,化合物1-4是自然界首次发现的4位与8位形成六元环内酯的化合物,它们的连接方式通过X-ray单晶实验进行了验证。化合物5也是是自然界首次发现的4位与7位形成六元环内酯的化合物,通过关键的HMBC信号证实了该连接方式,运用ECD计算对其绝对构型进行了确认。此外,变异环烯醚萜6为4位直接与1位相连形成六元环内酯结构的新化合物。化合物7-19&39也为环烯醚萜类新化合物,其中我们首次运用现代分离技术从同一种植物中分离得到6个非对映异构体(13-18),并运用ECD计算对其绝对构型进行了确认。化合物43和52为新的黄酮苷和酰胺内酯化合物。化合物20-24,26,36-38,41,42,46,49-51,53-55,57-59为首次从兔尾儿苗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随后,我们对分离得到的59个单体化合物进行抗氧化活性测试及NO抑制实验。结果显示,在1 m M的浓度下,化合物29,30,40-50表现出与阳性对照维生素C及没食子酸相当的抗氧化能力;然而,在50μM的浓度下,仅邻苯二酚(48)表现出比阳性药物氨基胍更强的的NO抑制活性。本文第二部分对水蔓菁中的四个6位梓醇衍生物和一个黄酮苷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经HPLC双波长测定发现水蔓菁中毛蕊花苷(29)、梓苷(28)、胡黄连苷Ⅱ(27)、6-O-咖啡酰基梓醇(30)、水蔓菁苷Ⅱ(43)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2.0、1.2、3.7、4.8、3.5 mg/g。该研究填补的水蔓菁指纹图谱中特征峰含量测定的空白,为水蔓菁质量标准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本课题在发现水蔓菁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存在较大空白的情况下,从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药理活性筛选和含量测定三个方面对水蔓菁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工作。我们发现环烯醚萜成分在水蔓菁中大量存在,且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证实了环烯醚萜成分在水蔓菁中的重要性。此为水蔓菁的深入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进一步为该传统中药材的产业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发展光伏能源是构建清洁能源体系、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明确光伏发电系统的碳中和路径,辨识其影响因素对于能源转型从而促进碳中和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生命周期评价,解析了光伏发电系统的碳排放特征,探讨了光伏发电系统全生命周期碳收支和光伏阵列下草地生态系统固碳增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功率为500 k W的光伏电站从生产到废弃处理全过程碳排放量约为1.00×10~6kg;
为促进婴儿热生理舒适,推动婴儿被服热舒适性测评方法及理论体系的建立,回顾了婴儿被服热舒适性的相关研究,在分析婴儿与环境热传递机制的基础上,讨论了婴儿被服热舒适性的影响因素及测评方法,并根据当前研究现状提出了发展方向。研究表明:婴儿主要依靠传导、对流、辐射显热热交换维持人体热平衡,其体表热传递系数明显大于成人;被服的过高隔热、头部覆盖与俯卧姿势可能造成睡眠时婴儿的热应激反应;目前,婴儿暖体假人被认为
文化创意产业及其经济的发展势头正猛,对创意人才的需求更大。高校作为培育创意人才的主阵地,需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在教学体系和师资力量培育等方面下功夫,全方位的推进高校创意人才培养体系和机制的创新,促使教育资源的应用价值得以充分发挥。文章主要对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高校创意人才培养创新的意义和问题、对策进行阐述,希望对高等教育的改革起到积极参照作用。
近年来,我国游戏产品“出海”不仅实现了国际贸易顺差,更在日、韩、美等游戏产业发达国家获得了市场成功;但在“文化走出去”方面,中国游戏却没有取得等量的成效。研究发现,这种“产品出海”和“文化出海”效果悖论背后,是不同的“文化折扣”在发挥作用:游戏的“产品出海”维度包括游戏玩法、架空世界与本土运营,具有较低的“文化折扣”,而游戏的“文化出海”维度则包括有较高“文化折扣”的传统文化故事与符号。研究建议,
目的:评估苏州地区气候因素对儿童特应性皮炎(AD)患者就诊数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1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皮肤科确诊AD患者资料及同时期苏州地区气候数据,包括气温、相对湿度、风速、降水量。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分析,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索气温、相对湿度、风速、降水量与AD患者就诊例数的相关性。结果:15395例儿童AD患者中男童54.3%,女童45.7%,1~2岁儿
<正>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农民工起到了十分关键的角色,他们在我国现代都市建设中起到了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城市中充满了他们的辛勤劳动成荣。与城市高层建筑相比,乡村地区处于衰落状态。乡村精英的流失问题是制约乡村振兴建设的主要阻力之一,本文从乡村精英流失原因进行分析,进一步整理出乡村精英的流失对乡村建设的影响,从而提出治理对策。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由于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工业化进程正在加快。
期刊
<正>科学与技术是什么关系呢?科学是根,技术是叶。只有根深,才能叶茂。我国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科技强国“强”在哪里?不是“强”在跟随别人开辟的方向,或者在别人奠定的基础上,做一些模仿性和延伸性的工作,并以此跟别人比指标、拼数量,而是要源源不断地贡献出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原创性成果。这是用任何现行的指标,包括诺贝尔奖项,都无法衡量的,需要靠培养一代又一代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公民来实现。
期刊
对广东沿海养殖牡蛎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状况、毒力基因携带情况和耐药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320份牡蛎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18.8%,不同季节和不同地区差异显著;分离得到60株副溶血性弧菌,均检出tlh基因,未检出tdh和trh基因;26种药敏分析发现,分离株普遍对氨苄西林耐药,耐药率为83.3%,对哌拉西林、四环素和呋喃妥因等8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介于1.67%~11.7%。所有菌株对头孢泊肟、亚
目的 了解浙江省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的时空聚集性特征,为浙江省食源性疾病的监测与防治提供建议。方法 在描述性统计学的分析基础上,利用空间分析法和时空扫描统计法,对2016—2017年浙江省101家哨点医院上报的食源性疾病病例副溶血性弧菌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副溶血性弧菌在8月有检出最高峰,检出主要集中在成年人群,尤其26~35岁年龄段。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明显的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