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领域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这一变化的一个表现形式就是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非国家行为主体的影响在不断地增大,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跨国公司在当今世界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将跨国公司放在国际关系中来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从跨国公司的概念阐释入手,对跨国公司的发展阶段和特点进行分析,论述跨国公司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跨国公司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除了前言和结论,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具体框架如下: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跨国公司的概念、发展历史和跨国公司在冷战后发展的新特征。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在《世界投资报告》中将跨国公司定义为由母公司及其国外分支机构组成的股份制企业或非股份制企业。简而言之,跨国公司是指除了在本国总部之外,在海外其他国家拥有子公司的企业。而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产生于19世纪中后期,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形成了第一次发展高潮。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经济危机等诸多因素使跨国公司的发展陷入了低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出现了跨国公司数量众多、规模庞大、分布范围广泛,甚至其经济实力超过许多国家的局面。冷战后,跨国公司成为了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跨国公司的发展出现了新情况,跨国公司间的兼并与收购,跨国公司之间广泛地缔结国际战略联盟。跨国公司的经营范围越来越广泛,经营业务越来越多样复杂,并且出现全球性跨国公司。第二部分主要比较了国家与跨国公司作为行为体在国际关系中的地<WP=39>位,阐述跨国公司的权力来源,并着重分析了跨国公司与国家的关系。笔者认为,跨国公司依然从属于国家,并受国家利益的限制。其主要原因是:首先,本国跨国公司的国际经营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其次,跨国公司的国外活动必须符合其母国的国家利益,否则就会受到本国政府的制裁。再次,跨国公司全球化经营和资源配置对其母国是利大于弊的。最后,跨国公司的国籍属性十分明显,至今仍可清晰辨认。与此相对应的是,跨国公司也对国家提出了挑战,特别是国家主权,跨国公司削弱国家的经济主权,挑战政治主权,侵蚀文化主权,还在某种程度上威胁国家安全。总之,跨国公司不单是单纯的经济实体,而且也逐渐变成对国家主权构成挑战和威胁的“双刃剑”。它一方面的确提高了世界各地区、各国家的相互依存程度,另一方面,也影响甚至左右着国家安全的走向,消解部分国家主权。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跨国公司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作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战争与革命是当时的时代主题。大多数垄断集团本身都是巨型跨国公司,垄断集团的利益与跨国公司的利益紧紧交织在一起。跨国公司经常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维护海外利益的代理机构,相对来说,这一时期跨国公司的国家色彩较为浓重,其在海外的经营活动主要是由其母国的经济政策、经济结构和政治利益决定的,跨国公司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帝国主义的一种工具。跨国公司的海外利益冲突往往成为国家之间爆发战争的诱因之一。冷战时期的跨国公司的行为有利于创造一个自由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有利于传播美国的价值观念。跨国公司,特别是巨型石油公司在中东以及其他地区的经营活动保障了美国及其西方世界的能源供应,跨国公司的巨额利润弥补了美国的贸易赤字,维持了美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跨国公司与美元的国际地位、美国的核优势一道共同构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全球霸权的基础。跨<WP=40>国公司随着自身经济实力的增长,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出现了独立性的一面,开始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在南北关系中,跨国公司与发展中国家的东道国是平起平坐的角色。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科技产业的迅猛发展,全球信息网络的建设,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各国经济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更加密切,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最根本的特征。世界开始进入了全球化时代。跨国公司在全球化时代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是跨国公司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跨国公司经营活动推动生产的全球化,促进国际分工的发展,拓展国际贸易的新领域,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跨国公司科学技术水平的国际化奠定了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占世界对外投资的主导地位。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提高投资国和东道国竞争力和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发挥重要影响。跨国公司还是诸多国际组织和联合国的重要参与者和合作伙伴,其在制订全球经济规则方面拥有较大的发言权。最后,笔者以为,跨国公司的发展将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期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对于中国来说,我们不仅要积极争取跨国公司的投资,而且要制订有效的措施尽量消除对我国国家主权的负面影响,更为重要的是,我国也有必要大力发展本国的跨国公司,参与世界经济的竞争,增强我国在全球市场的份额,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