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旅游的跨文化传播研究——以湘西凤凰为例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ff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文化传播指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对于不少读者来说,跨文化传播依然是一个非常陌生的词语,不过实际上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我国历史上的丝绸之路、玄奘取经、郑和下西洋等都是跨文化传播的典范。在交通和通讯工具日新月异,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跨文化传播对于我们来说不再是稀罕的事情。从实实在在的多元文化教育、商业跨国公司、跨文化旅游,到五花八门的网络虚拟空间,都充斥着跨文化传播活动。如果说传播是一种生活方式,跨文化传播则是“地球村”中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本文正是从跨文化传播的现实领域——民族旅游入手,来考察跨文化传播在民族旅游中的具体表现。本文试图在旅游跨文化传播研究中,整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人类学的文化传播理论、社会学的符号互动理论,再嵌入传播学的系统理论,把旅游跨文化传播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利用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凤凰民族旅游进行整体的把握和分析。 全文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言。这一部分阐明了本课题的研究缘起,概括和总结了相关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意义和方法,以及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 第二、三部分,民族旅游跨文化传播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 第四部分,民族旅游跨文化传播的社会文化效应分析。从跨文化整合和跨文化冲突的层面进行具体分析。 第五部分,民族旅游跨文化良性传播的实现。从理论反思和实践对策的角度来促进跨文化交流双方的良性传播。 第六部分,本文的结语。再次总结和阐明文章的核心思想,并指出本研究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其他文献
本文对大学生消费观进行了研究。文章运用访谈研究方法,采用目的性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了11个案例,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描述分析大学生信用卡刷卡一族办卡动机、消费内容、个
粤北县区高中生物实验教学面临教师配备不足,缺乏实验教师;经费不足、设备欠缺,甚至缺乏实验室等困难。在新课程要求强化实验教学、注重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背景下,如何克服地区
期刊
情感社会化区别于道德、法律、性别等社会化过程,相对来说更为隐蔽,缺乏正式的社会化体系,也更容易被社会所忽视。现有的情感社会化以情感实践为基础,以反馈、归因为主要手段而展
本研究从农村居民的患病行为出发探讨当前农村居民中存在的“健康贫困”现象:居民因为缺乏健康意识,维持身体健康的能力低下,处于疾患状态时恢复健康的能力和机会缺乏以及由此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