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建设中的惯习影响研究——以W市雷锋中学为例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d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布迪厄的场域理论,社会可以被视为由多个独立的、具有自身运行逻辑和规则的场域集合体。这些场域既包含隐性的文化意识、价值、态度等观念性的东西,也包括能够体现这些观念的行为方式、事件及活动。惯习作为场域中一张重要的王牌,对场域行动者的价值观、态度及行为方式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惯习是行动者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历史内在化的生存心态,属于身体化的文化资本。这种文化资本可以通过行为者的行为方式、态度和价值取向表现出来,也外在化为行动者的行为能力、组织能力和制定策略能力之中。  本研究基于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将学校视为一个文化场域存在,以W市雷锋中学为个案,采取个体访谈和团体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案例学校的文化建设情况进行考察和研究。发现已有惯习对案例学校物质、制度和精神层面的文化建设既有正向促进的影响也有负向阻碍的影响。学校在已有惯习的影响下文化建设已初步形成,但学校在制度和精神层面建设中并没有打破原有的旧惯习以至于新惯习很难形成,学校当前的文化建设还只是处于表层上的。  根据布迪厄场域理论中资本与惯习之间的关系—惯习的形成受资本分配的制约,即资本的占有情况决定了其惯习的形成,对影响案例学校文化建设的惯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案例学校师生文化资本分配存在着错位和缺失,导致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师生对学校文化建设的漠视,这种漠视深化了学校内外部已形成的旧惯习对新惯习的排斥与阻碍。  要重塑学校惯习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1)学校内部惯习的影响和阻碍是主要的。可以通过突破学校旧的权利关系对资本进行再分配,在学校文化场域内建立多个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共同体。(2)学校外部惯习也是影响学校文化建设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学校应积极主动争取学校外部家庭、社会乃至上级行政管理部门对学校文化建设的认同与支持,调动学校内部与外部因素的积极互动,实现学校文化建设的惯习重塑。
其他文献
空间再定向能力的研究是研究大脑空间表征的一个范式,针对儿童空间再定向能力已有大量研究,并且都集中探讨儿童在空间再定向中是应用单纯的几何信息还是特定的路标线索信息。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了提高残疾人的生活水平,其能否就业,成为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各团体普遍关注的问题。随之而来,残疾人的职业教育作为实现残疾人就业的一种有效形
本研究以藏族和汉族的高中生为对象进行跨文化的比较研究,采用Rosen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self-esteem saale,SES)和Buss和Perry在1992年编制的攻击性问卷(Aggression Question
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是不断深入的高校体育改革的产物,是符合教育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积极开展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大力推进全体学生广泛参与的群
职业学院文化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学院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注。职业学院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日渐密切,国内很多职业学院将校企合作
本研究根据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现状,结合本地区的初中英语教学实际,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广泛运用文献分析、观察、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宁夏银川西夏区的
2005年秋季南京市开始实施初中小班化实验,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行,小班化课堂教学互动的有效性成为大家关注焦点。   学校有幸成为南京市首批八所小班化试点学校之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