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数学的产生及其哲学意蕴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ilyme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196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莱分校计算机系教授、著名电子工程师学家、控制论专家L.A.Zadeh发表了模糊数学论文《Fuzzy sets》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紧密结合计算机已经广泛渗透到工程技术、地质探矿、天气预报、中医施治、自动控制、经济管理等众多学科之中,应用的触角伸向了科学、技术、管理诸多领域。模糊数学的广泛应用一定有其深刻的哲学基础。本文分析了模糊数学本体论、方法论、认识论的内在本质,旨在说明数学已经成为推动科技发展的一种潜在生产力。 模糊数学是基于世界事物的模糊性和精确性的辩证关系而提出的,文章探讨了模糊和精确的内涵、模糊现象产生的基础、模糊现象产生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以及哲学观、无限观中、概率论、系统论、质量互变规律中的模糊和精确,在本章里作者还从数学、哲学两个角度论证哲学范畴之间的关系。文章分析了模糊数学的产生对辩证数学观的影响,探讨了模糊数学的基本特点、客观基础、哲学基础,从而探讨模糊数学的哲学意义。 文章还探讨了模糊数学产生的动力因素以及数学反思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指出数学是理解和建构科学理论的重要工具,只有借助数学这一理性工具,人们才能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
其他文献
近代中国的进化论,从纵向的演化发展来看,经历了萌生、鼎盛、转捩三个时期;从横向发展看,近代思想家如康有为、严复、章太炎、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既吸取了西方进化论,又吸
20世纪70年代,罗马俱乐部发表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这份报告依据计算机模型模拟的方法,通过对关乎世界未来的五大因素——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
学位
2011年12月15日.从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有关人士处获悉.世界上海拔最高、高寒地区建设规模最大、施工难题最多的输变电工程——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自10月中旬进入系统调试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