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篮球是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在全国各学校、工矿、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中广泛开展,在人民政府积极倡导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健身方针指导下,篮球运动因其简便易行,对人体的锻炼价值高,锻炼过程富有趣味性、健身性、教育性、技巧性、对抗性、观赏性等功能,在各级政府部门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开展,且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对篮球运动在某局部地区发展进行系统的研究,对深入探索篮球运动发展历程、发展规律、总结经验教训,促进地区篮球运动的可持续性发展有一定的价值。本文作者从历史科学的高度和角度出发,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典型研究法及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新时期开封市篮球运动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出了影响开封市篮球运动的因素:经济水平因素;管理体制因素;教育体制因素。得出以下结论:1.开封市篮球运动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为河南省篮球运动的发展作出过重要的贡献。2.开封市篮球运动受开封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目前处于低潮阶段。3.开封市群众篮球运动发展滞后;学校是篮球运动普及与发展的基础和重点;竞技篮球的发展需要充足的优秀后备人才。4.学校占有篮球场地数量比例较大,但对社会开放比率低,与社会未形成资源共享局面。5.教师队伍建设有待提高,新时期的要求、新课程的改革都需要教师全面提升教学、训练水平。6.市篮球协会、俱乐部规模较小,工作范围开展单一,未充分发挥有效作用。7.县区篮球运动发展缓慢,制约因素较多。针对开封市篮球运动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开封市的实际情况,作者提出几项对策建议:1.增加对篮球运动资金的投入,发挥篮球自身的经济杠杆功能,使篮球运动进入一个良性循环轨道。2.管理体制的改革应逐步深入,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充分发挥协会、俱乐部、传统项目学校的作用。3.改进后备人才培养体制,逐步建立小学—中学—大学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大量培养篮球运动后备人才。4.开设篮球教师、教练员培训班,选派骨干外出进修,引进或聘用其它地区优秀教练员,学习先进训练方法,提高我市教练员整体执教水平。5.提供足够的运动场地,合理利用和优化篮球资源,充分利用学校人力、物力,对社会合理有偿开放篮球场馆,提高场馆的利用率。6.加大县区体育资金的投入,建设大众化、普及化的篮球运动场地设施,结合农村社会生产、生活特点,开展丰富多样的篮球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