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次试验主要是研究设计身高变化的测量仪器,并测量不同的静力性负荷对站高和坐高的影响,不同负重的情况下身高的缩短是否主要是脊柱的缩短,以及男女之间负荷的差异。测量在负重的情况下身高是怎样变化、第一时间的恢复情况、在负重的过程中身高的变化趋势、得到在几种不同的负荷下身高的相关性与差异性,以及哪种负荷对人体来说可能被用来衡量日常负荷的监控指标。研究对象:14名受试者,其中7名男性,7名女性。受试者年龄在24-26岁。无下腰痛等疾病。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询问法、数理统计法、实验研究法研究内容:首先是实验仪器的设计:主要包括数字显示部分的设计、测量仪轨道部分的设计、测试时的具体操作、测量原理。仪器精度的检验、负重工具的设计、高度调节工具的设计、以及测量时的基本要求;然后是数据的处理:用spss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研究结果:1.在人体20分钟的蠕变过程中(测量误差为0.53mm),前4分钟变化最快,4-10分钟变化较前面稍慢,之后缓慢变化,在最后的几分钟内变化很小,并慢慢开始趋向平衡。2.在负重相同的情况下,站姿和坐姿身高变化的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在空负重时站姿和坐姿之间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281>0.05)。在负重体重的百分之十时站姿和坐姿之间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353>0.05)。在负重体重的百分之二十时站姿和坐姿之间差异也不具有显著性(P=0.0.584>0.05)。在负重体重的百分之三十时站姿和坐姿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39<0.05)。3.在坐姿情况下,空负重和负重体重的百分之十之间的差异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但在0.01水平上差异不显著(0.012<P=0.012<0.05)。空负重和负重体重的百分之二十、百分之三十之间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负重体重的百分之十和百分之二十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2<0.05)。负重体重的百分之二十和百分之三十之间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在站姿情况下,空负重和负重体重的百分之十之间的差异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但在0.01水平上差异不显著(0.012<P=0.012<0.05)。空负重和负重体重的百分之二十、百分之三十之间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负重体重的百分之十和百分之二十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2<0.05)。负重体重的百分之二十和百分之三十之间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4.在以时间为自变量的身高的蠕变,在不同的负重情况下均呈对数变化。5.相同姿势不同负荷之间,相同负荷不同姿势之间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相关程度非常高。6.下腰痛与静力性的负荷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负重体重的百分之三十可以作为负重的一个警戒线,为日常生活提供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的意义:针对目前国内在这一领域研究的空白,本实验采用了两种不同姿势下,四种负荷情况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可以为日常生活中的负荷问题提供一个理论参数,也可以为临床医学关于下腰痛的问题提供参考,进一步为身高变化作为评价负荷的指标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