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正在经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转型。原有的社会体制和规范失灵,而新的社会约束机制尚不完善,很多不稳定的因素容易侵袭社会公众的心理,新旧观念的冲击造成社会心理的波动。党政干部作为国家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者,是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党政干部的心态不仅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影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的贯彻落实,而且还对整个社会心态有导向功能。党政干部如果不能保持健康的心态,就难以完成党和国家所赋予的使命,更不能真正的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因此,对党政干部的心态进行研究,解决存在的心态问题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将理论性分析和实证研究结合起来,重点对当前党政干部群体心态的嬗变的特征、嬗变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具体的对策。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包括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以及研究的重点和创新点。第二章是社会心态嬗变的相关理论概述。包括社会心态及相关概念的界定、社会心态的特征与功能和社会心态嬗变的规律。第三章是关于我国党政干部群体心态嬗变的理性分析,主要对党政干部在不同时期心态的特征的分析。第四章是以Z市为例对党政干部心态嬗变的实证研究。主要包括调查背景、调查对象以及对党政干部的个人认知、群体认知和社会认知的调查结果的描述。第五章是结合调查的结果,对转型期党政干部心态嬗变的特征、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党政干部社会心态嬗变的成因,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四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为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提供切入点。第六章是在第五章分析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党政干部社会心态调适的原则、目标——塑造和谐的社会心态,并从价值观、教育、制度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