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粘土矿物在处理染料废水领域的应用已较为广泛。伊利石是一种典型的粘土矿物,作为污水处理剂具有较好的脱色性和去污性。由于天然伊利石多呈负电性,因而对带负电荷的染料分子的吸附受到一定的限制。对伊利石改性能够改变伊利石表面荷电性,提高伊利石对带负电的染料分子的吸附性能。福州市是沿海城市,废弃的牡蛎壳非常的多,造成资源的浪费且污染环境。立足以废治费,研究它对染料的吸附性能,可以把废弃的牡蛎壳应用于控制染料污染打下一定基础。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壳聚糖对硅藻土进行了表面改性,用壳聚糖对牡蛎壳进行了表面改性。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X射线粉末衍射、热重分析对吸附剂改性前后进行表征。考察了 CTMAB改性伊利石对活性艳蓝K-GR的吸附行为、壳聚糖改性伊利石对活性红KD-8B的吸附行为,壳聚糖改性牡蛎壳对直接大红4BS的吸附行为。通过试验初步探讨了上述吸附行为的吸附机理,考察了吸附剂处理模拟染料废水的效果。本工作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果包含以下方面:分别研究负载比、pH值、吸附剂用量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伊利石用于模拟废水活性艳蓝K-GR的处理,具有很好的效果,脱色率高。最佳吸附条件为:CTMAB/伊利石质量比0.125,pH 3,吸附剂用量0.3 g,吸附时间90 min;壳聚糖改性伊利石对活性红KD-8B有很好的吸附性能,最佳吸附条件为:壳聚糖/伊利石质量比0.13,pH 5,吸附剂用量0.6 g,吸附时间90 min。聚糖改性牡蛎壳对直接大红4BS有很好的吸附性能,最佳吸附条件为:壳聚糖/牡蛎壳质量比0.08,pH 2,吸附剂用量0.7 g,吸附时间120 min。考察了这几种吸附行为的吸附等温特征、吸附动力学特征和吸附热力学特征。利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对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的热力学参数,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可以很好地用Langmuir模型描述。在热力学研究中,△G0<0,△H0>0,△S0>0,说明吸附过程是自发、吸热和熵增加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