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激励模式研究——以NCA学院为例

来源 :南昌航空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m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办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为我国技术能型人才的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民办高职院校内部,开展教师激励,是确保民办高校持续发展,保持持久竞争力的重要措施。由于民办高职院校具有其特有的办学定位、管理理念,这使得其激励模式不能直接复制公办类高校的做法。为此,开展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师激励模式构建的研究,具有必要性。论文研究成果主要有:  (1)通过广泛阅读文献和相关研究理论,深入讨论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激励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原因进行了剖析。指出当前民办高职院校广泛存在制度不完善、激励维度不全面、激励模式单一、缺少长期激励等诸多问题,并从管理理念、管理水平、经费来源等角度,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  (2)以NCA学院为研究案例,按物质激励、成长激励、环境激励、精神激励四个维度,设计22项激励因素,并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研究民办高职院校全职教师、管理岗教师、兼职教师、返聘教师的激励预期,并对不同群体教师的激励因素进行重要度排序,从而总结出激励模式构建的量化依据。  (3)提出构建“差异化教师激励模式”,针对全职教师,提出采用“物质—成长”激励模式;针对管理岗教师,采用“成长—物质”激励模式;针对兼职教师,采用“物质—环境”激励模式;针对返聘教师,采用“环境—精神”激励模式。论文详细讨论了不同激励模式的侧重点和激励措施。  通过本文研究,一方面为NCA学院实施教师激励模式提供了具体的策略和方法;另一方面,为其他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师激励模式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经验借鉴。
其他文献
为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税收制度,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根据国务院部署,2013年8月1日全国范围内开始在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推行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