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研究胃肠共患息肉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息肉特点,为临床上胃肠息肉的筛查提供依据,减少胃肠道肿瘤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2021年12月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住院期间接受胃肠镜检查的患者352例,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将胃肠共患息肉患者作为病例组(n=102),单纯胃息肉患者作为对照组1(n=112),单纯肠息肉患者作为对照组2(n=140)。收集全部个体的病例资料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胃肠共患息肉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息肉特点,为临床上胃肠息肉的筛查提供依据,减少胃肠道肿瘤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2021年12月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住院期间接受胃肠镜检查的患者352例,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将胃肠共患息肉患者作为病例组(n=102),单纯胃息肉患者作为对照组1(n=112),单纯肠息肉患者作为对照组2(n=140)。收集全部个体的病例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饮酒、BMI、高血压、糖尿病、HP感染情况、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尿酸等作为分析的相关因素。同时采集上述患者的胃肠镜报告,包括息肉的大小、数目(单发、多发)、部位,有病理报告的采集病理类型。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胃肠共患息肉的相关危险因素,且比较组间息肉的特点,差异均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资料:病例组中共102例,男性42例(41.2%),女性60例(58.8%),对照组1中共112例,男性33例(29.5%),女性79例(70.5%),对照组2中共140例,男性88例(62.9%),女性52例(37.1%);按年龄将患者分为5组:≤40岁、4l到50岁、51到60岁、61到70岁、≥71岁。病例组中平均年龄57.30±8.66岁,61-70岁人群所占比例最大(39.2%);对照组1中平均年龄53.88±11.07岁,41-50岁和51-60岁人群最多,所占比例相同(33.0%);对照组2中平均年龄56.87±10.055岁,51-60岁人群所占比例最大(37.1%);60岁以上人群所占比例病例组中为44.%,对照组1为27.6%,对照组2为37.1%。2.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1相比:单因素分析:病例组中60岁以上患者、高血压、吸烟、饮酒、HP感染、高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比例均高于对照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46、0.004、0.022、0.001、0.022、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胃息肉合并肠息肉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吸烟、HP感染、高LDL血症(P值分别为0.014、0.006、0.012、0.031),各危险因素按优势比(OR)值从大到小依次为:高LDL血症(OR=3.305,95%CI:1.118—9.767)、吸烟(OR=3.033,95%CI:1.367—6.730)、年龄(OR=2.281,95%CI:1.185—4.392)、HP感染(OR=2.171,95%CI:1.186—3.974)。病例组与对照组2相比:单因素分析:病例组中女性、HP感染率均高于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肠息肉合并胃息肉的危险因素有:女性、HP感染(P值分别为0.001、0.001),各危险因素按优势比(OR)值从大到小依次为:HP感染(OR=2.639,95%CI:1.516—4.593)、女性(OR=2.544,95%CI:1.463—4.424)。3.息肉特点病例组与对照组1胃息肉特点相比:都以多发胃息肉多见,大小常<0.5cm,都最好发于胃体部,以胃底腺息肉多见。两组间胃息肉的数目、大小及病理类型无统计学差异(P>0.05)。发生部位虽都最好发于胃体部,但存在差异性,病例组胃体息肉比例(39.9%)低于对照组1(50.5%),胃窦息肉比例(36.5%)却高于对照组1(2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与对照组2肠息肉特点相比:都以多发肠息肉多见,大小常<0.5cm,好发于左半结肠,以腺瘤性息肉多见。两组间肠息肉的大小、部位及病理类型无统计学差异(P>0.05)。肠息肉数目均以多发为主,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胃息肉患者易合并发生肠息肉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大于60岁、吸烟、HP感染、高LDL血症;肠息肉患者易合并胃息肉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女性、HP感染。2.HP感染是胃肠息肉共患发生的危险因素,建议患者行HP根除治疗。3.在胃肠共患息肉组中,胃息肉以多发性息肉多见,大小常<0.5cm,最好发于胃体部,以胃底腺息肉多见;肠息肉以多发性息肉多见,大小常<0.5cm,好发于左半结肠,以腺瘤性息肉多见。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研究自然资源部下发淄博市2237处历史遗留矿山图斑基本情况,阐述了存在的3种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在总结前期矿山生态修复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中存在的存量大、政策资金扶持机制不健全、治理模式有待提升等问题,提出了强化规划引领、完善投入机制、强化管理考核、强化能力体系建设、加大宣传引导等有关对策建议,以期为淄博市探索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新模式、新路径,为生态淄博建设奠定
随着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各地的体育场馆建设越来越完善,且呈现出规模化、群组化、智能化的趋势。在体育场馆智能化设计中,要处理好智能硬件设施与体育比赛智能化系统之间的关系,实现其科学融合,根据使用需求调整功能设计,从而提升体育场馆的智能化与实用性。本文从智能建筑与体育场馆智能化设计的联系出发,在介绍了体育场馆智能化设计的发展历程之后,分析了体育场馆智能化设计的特点和体育场馆智能化体系,最后探讨了体
随着当前我国对于能源的大量需求,使得矿山开采工作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导致矿产能源的科学开采率及有效利用率都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甚至会导致矿山周边的生态资源受到严重破坏。由此,本文对当前矿山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并从生态修复以及工程措施两方面提出相应的治理修复建议,以期实现矿山生态修复的目标,恢复矿山周边的生态结构平衡。
采纳建议是指决策者参考他人建议并且做出最终决策的过程。以往对于采纳建议的研究往往探讨决策者独自决策时的各种特点,很少从建议者的角度入手,探讨建议者与建议内容如何影响决策者采纳建议的过程。2020年12月我国教育部出台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其中明确表述教师在惩戒学生后需要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并提出相关建议促使其改正错误。初中生处于成长的关键期,教师不论是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或是学生出现违
目的 探讨结直肠息肉危险因素及其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住院行电子结肠镜检查患者共575例,根据有无结直肠息肉分为观察组(结直肠息肉313例)及对照组(肠镜检查正常262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及NAFLD患病率,同时进一步分析不同大小、数量、病理类型及部位的结直肠息肉与NAFLD的关系。结果 年龄、
目的 回顾性分析将乐县结直肠息肉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做好结直肠癌防治的一级风险预防。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将乐县总医院收治的100例经肠镜检查临床诊断为结直肠息肉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医院收治的100例经肠镜检查临床诊断无结直肠息肉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分析统计数据结果。结果观察组年龄、男性占比、喜食肉食占比、BMI、LDL-C、TC、TG水平高于对照组(
原发性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数患者确诊时已为中晚期,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预后差。甲胎蛋白(AFP)是肝癌诊断中最常用的标志物,但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并不理想。肝癌常在慢性肝病的基础上发生,肝癌发生后常规实验室检查指标可在原有异常的基础上发生新的改变。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在肝癌与良性肝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大价值。鉴于常规实验室检查为日常医疗数据,易于获得,无需额外增加医疗成本,其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治疗后结肠大息肉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2年8月山西省阳泉市第三人民医院92例EMR治疗的结肠大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EMR治疗出院后6个月内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n=46)和未复发组(n=46)。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特征资料及手术相关资料等,采用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上述资料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
目的 分析化疗后3~4级骨髓抑制的特点。方法 收集2019年~2020年因化疗致3~4级骨髓抑制的住院肿瘤患者共144例,对骨髓抑制特点及用药合理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级骨髓抑制患者中,61~70岁年龄患者所占比例最高。化疗方案以紫杉醇类联合铂类发生率居首位。骨髓抑制主要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为61.11%。结论 多种因素可导致3~4级骨髓抑制,临床医师与药师应重点关注,同时在144例骨髓
<正>说起“西方音乐作品中的中国”这一话题,听众一定都会联想到普契尼的《图兰朵》。其实,“中国情结”在西方作曲家心中由来已久,在西方音乐作品中,类似这般以中国主题为立意的作品还有许多,它们凝聚着作曲家对遥远而古老的中国的几许好奇与遐想。英国的玉武士乐队(Jade Warrior)是一支成立于1970年的前卫摇滚乐队,他们专注于摇滚乐与世界音乐的融合。在日本,“玉武士”一词用来形容那些希望成为集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