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三维电子电路增材制造的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机械强度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l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合增材制造技术是增材制造(3D打印)领域的发展前沿,该技术将增材制造工艺与其他先进制造工艺相结合,实现全功能产品的一体化直接制造,改变了传统增材制造工艺仅能实现复杂三维零部件加工的局限。本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基于熔融沉积成型(FDM)3D打印工艺的混合增材制造技术,该技术将双材料FDM 3D打印工艺与选择性化学镀工艺相结合,制造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结构,实现三维电子电路产品。在推动该技术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发现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结构的机械强度很大程度决定了该技术的应用领域,而目前对FDM 3D打印机械强度的研究多数集中于单一材料,对于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强度的研究极少,因此本文对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结构的机械强度进行了系统性研究,推动了混合增材制造技术在三维电子电路制造领域的实际应用。本研究主要完成以下工作:1.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结构中聚合物-聚合物间机械强度。经过制样测试,得到了ABS与PLA、PETG、PC三组双材料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打印的机械强度,并结合微观表征,对比分析了不同材料、不同打印方向(水平/垂直)机械强度测试结果,发现聚合物-聚合物间机械强度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不仅是水平/垂直方向打印的机械强度存在差异,垂直方向材料打印顺序的不同也会对最终强度造成影响,测试发现ABS与PETG双材料打印具有最佳的粘结强度。此外,我们还发现混合增材制造中的化学镀工艺对聚合物-聚合物间机械强度几乎没有影响,从而证明我们采用的混合增材制造工艺具有较好的材料兼容性。2.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结构中聚合物-金属间机械强度。基于ABS与PETG组合材料,测试了金属镀层-基底打印材料之间、金属镀层-上层打印材料之间的机械强度,测试发现两种界面的机械强度存在较大差异。结合SEM表征发现,基底材料由于经过了粗化处理在表面形成了大量微孔,金属镀层“根状物”扎入基底打印材料从而形成了“互锁”结构,因此机械强度较高。然而金属镀层-上层打印材料,仅为熔融FDM塑料冷却固化后与金属表面的粘结,因此粘结强度不到金属镀层-基底打印材料10%。3.提出了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结构在机械强度方面的重要考量。(1)对于基体材料选择方面,由于PETG与ABS双材料打印具有最佳的粘结强度,所以优先选择这两种材料作为基体材料;(2)金属镀层与上层打印材料间粘结强度最低,影响整体结构强度,所以应优化电路图形设计,降低电路区域的面积比例,保证整体结构强度。4.设计、制造并测试了应变自感知智能结构件、温度自感知智能水管等应用样件。应变自感知智能结构件的灵敏度系数为1.99,达到了商用金属箔应变片的标准,智能水管的电阻温度系数为0.0035,足以满足测温需要,以上两种应用样件充分证明本课题组提出的混合增材技术在三维电子电路研发中的实用性。
其他文献
内在学习动机是学生努力学习并取得优异成绩的驱动力。研究者对于教师反馈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有一定进展,但缺乏关于教师评估反馈对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影响的研究,尤其是针对初中生这一群体的研究。为了扩展此领域的研究,本研究的研究问题即为,设计实验考察不同类型教师评估反馈对初中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影响。在研究方法上,我们参照Wilbert等人的实验范式,设计人工词对任务,采用“学习动机策略问卷”调查学生的内在学
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hysical Unclonable Function,PUF)的概念如同谚语“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凭借同一种类不同物理实体之间的差异性,PUF能为每个物理实体生成唯一身份标识,应用于识别和身份认证等信息安全领域。现有的PUF例如光学PUF、纸PUF、SRAM PUF等,分别利用光学散射特性、纸纤维分布特性和SRAM上电电平分布特性产生对应物理实体的唯一身份标识。但上述
21世纪以来,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多数国家正在经历着雾霾的苦痛,新能源行业越来越受到全世界政府和人民的关注和重视,清洁能源越来越深入人心,未来清洁能源在能源行业内的比重也会越来越高。美国提出十年后,至少五分之一的电力供应要依靠风力发电,丹麦、荷兰、德国等其他国家也更加重视风能,大力支持清洁能源的发展,逐渐演化成为每十年跃进一个台阶,风能占比逐渐攀升。自2014年以来,全球风力发电行业已回到蓬勃发展
粉末床熔融(Powder Bed Fusion,PBF)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因为具有高复杂度零件的制造能力、较高的零件设计自由度和材料利用率,而被应用于各种高端的工业制造领域。但是,由于增材制造技术逐点扫描、逐层累积的复杂工艺,增材制造成型的零件往往会产生气孔、裂纹、未熔合等缺陷。这些缺陷尺寸小、随机性强,影响着产品的质量。目前由于缺乏稳定可靠的在线缺陷检测技术,只能在零件制造完成后进行离线的缺陷检
柿蒂为柿树科植物柿Diospyros kaki Thunb.的干燥宿萼,具有降气、反胃,呕吐、止呃逆的功效。柿蒂资源极其丰富,作为一种常用中药,其质量因采摘季节、生长环境的不同有所差异,进而导致药效不同,给临床用药带来不便。目前,2015版《中国药典》中柿蒂项下没有含量测定项,无法保证柿蒂药材的内在质量,本文旨在提高柿蒂药材的质量标准,对柿蒂药材质量进行评价。本文收集了12批不同产地的柿蒂药材,参
近些年来,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导致了水体的富营养化,促使了水华的发生。水华造成了水生生态系统严重受损和藻毒素污染等水质污染问题,严重危及着人畜及水生生物的健康。由于藻类自身的特性加大了处理这种含藻水的难度,这成为水污染领域的研究者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吸附絮凝除藻作为一种应急除藻方法,由于其简单,高效,无二次污染,易于应用的优点,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磁性纳米微球作为一种新型环保节能的除藻材料应运而生。本
水下生产系统长时间在海底运行会出现落物抛锚、海洋腐蚀等现象,导致系统发生失效。由于水下生产系统一般固定在海床上,多数情况下只能使用遥控水下机器人进行定期巡检,所以急需开展对深海视频监控系统研究,取代遥控水下机器人定期巡检,对水下生产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本文针对深海视频监控系统的工作环境进行分析,结合技术指标对深海视频监控系统进行方案研究;通过ANSYS软件仿真和多项式拟合曲线方程对BK7材
乙基香兰素由于其强烈的独特香子兰气味,作为香味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妆用品等领域。乙基香兰素的香味是香兰素的好几倍,无毒无害,是香兰素的替代品,有着广阔的前景,但是其在水中溶解性不好(微溶),非常不稳定,在长时间光照或者暴露在空气中会被氧化,香气香味易挥发。本文利用共晶原理制备香料共晶潜香物质和香料微胶囊化,一方面提高乙基香兰素的贮藏稳定性,保护香气物质;另一方面提高乙基香兰素的热稳定性,
目的 了解口腔医学专业实习生的实习满意度与职业认同感,分析其实习现状和职业认同的认识差异,了解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影响实习满意度的因素及实习满意度与职业认同感之间的关系。为进步改善实习环境、提升实习教学质量,提高职业认同感提出参考建议,促进口腔人才培养。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的来自浙江中医药大学口腔医学专业的112名在杭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发放问卷的形式调查实习满意度和
研究目的:神经炎症与多种认知损伤性疾病相关,被认为是认知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神经炎症通过何种机制导致认知损伤机制不清。神经元周围网络(Perineuronal nets,PNN)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细胞外基质结构,其主要围绕在微清蛋白阳性神经元(PV中间神经元)的胞体和近端树突周围,在控制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在神经炎症中,尚不清楚PNN和PV的变化及其作用。因此,本课题以脂多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