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企业全球化和多元化战略的兴起,世界范围内的企业并购、重组活动屡见不鲜,由此导致了许多大型企业集团的诞生。企业集团内部的成员企业可以交换资源、融通资金,这一现象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关注。Alchian和Williamson首先提出了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概念,随后关于这一话题的研究越来越多。根据研究显示,在发达国家中,市场经济比较成熟,企业可以比较容易地从外部资本市场上取得投资、经营所需的资金,而构建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投资成本,提高企业集团整体的盈利能力;但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市场经济起步较晚且受到许多政策、体制的制约,很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很难从外部资本市场上获得足够的资金以供生产经营和投资扩大规模,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为了缓解融资约束,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选择通过并购上市公司的方式构建内部资本市场,将上市公司作为企业集团对外融资的窗口,使其投融资行为发生异化。基于以上观点,本文拟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以包头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天科技)为研究样本,分析明天系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对明天科技投融资行为的影响及由此导致的经济后果。并通过验证明天系内其他上市公司投融资行为异化的普遍性,将研究结论推广至整个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全文共分五章。在第一章绪论中,主要阐述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论文的结构与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随后第二章的文献综述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内部资本市场存在性及内部资本市场上投融资行为有效性的研究文献,为本文的研究指明方向。第三章为内部资本市场投融资行为的基本理论分析,主要介绍了内部资本市场概述、内部资本市场的功能定位及其异化的评价指标、内部资本市场上投融资行为异化的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等相关理论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第四章以明天科技为例,重点分析了明天科技控股股东的内部资本市场运作方式及这类行为带来的严重经济后果,然后通过对明天系内其他上市公司的投融资行为进行研究,验证了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上投融资行为异化的普遍性。最后,在第五章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之处在于:(1)在分析视角上,着重分析我国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上的投融资行为,并针对其产生的异化现象提出解决建议。(2)文章不是纯粹理论的堆砌,而是注重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把着眼点放在如何更好地发挥内部资本市场的功能上面,解释了我国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困境。(3)选取国内典型案例进行剖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我国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未来的发展道路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