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部分。绪论从“偷窥——人类潜藏的情结”、“新时期小说的‘偷窥’书写”、“论文选题的研究现状”三个部分展开。首先从精神分析学、文学以及社会学多维度入手阐释“偷窥”:既是一种独特的视觉方式同时又是人类的天性、广泛存在的欲望,是人类潜藏的情结;其次通过梳理书写“偷窥”的小说文本,阐释新时期小说“偷窥”书写的内涵与研究价值;最后介绍了选择本选题的原由以及论文选题的研究现状。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由四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为“偷窥”书写的缘起探析,分为三节。以铁凝的《灶火的故事》、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以及贾平凹的《废都》等典型文本为例从审美的层面阐释了“偷窥”书写产生的时代背景与其存在的必要性——是作家透视深层人性的一种艺术手段、是文本人物审美需求表达与满足的必要、是读者满足偷窥体验与阅读想象的必要。第二章为“偷窥”书写的综合辨析,分为三节。第一节具体阐释“偷窥”书写的四个类型——性冲动驱使下为宣泄性欲望的“偷窥”书写;好奇心理驱动下为寻求“生命自由活动”的“偷窥”书写;表现人性恶的“偷窥”书写以及表现权力掩饰下合法化的“偷窥”书写。第二节分析“偷窥”书写的文化意蕴:对内在传统道德伦理的反拨与抨击、对外部政治环境压抑人性的批判以及对商业经济大潮下人欲膨胀的反思。第三节探析“偷窥”书写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幽默讽刺、荒诞变形、虚实结合。第三章为“偷窥”书写的大众文化心理探析,分为三节。第一节具体分析当今大众传媒日益膨胀的背景下所出现的“集体偷窥”现象的成因及其背后所隐含的时代危机。第二节从文学史的维度出发,探寻“偷窥”书写的文化与社会意义随时代的发展而产生的流变。第三节重点分析新时期小说“偷窥”书写的主体大众化与内容多样化的多元发展走向。第四章为“偷窥”书写的作家创作心理的复杂性与“偷窥”书写局限性的探析,分为两节。第一节探析文本“偷窥”书写所潜藏的作家创作心理的复杂性。第二节从“偷窥”的书写对象、作家的创作态度以及“偷窥”书写的影响三方面分析“偷窥”书写的局限性。结语部分。对本论文探析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偷窥”书写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书写方式,融多元学科知识于一体,一方面开拓了一种新颖而又另类的叙述角度,表现与满足了特定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审美需求,拓宽了小说的叙述空间以及作者意欲表现的人性的广度与深度,成就了文学场里不同层次的欲望满足;同时,它又反映了新时期小说语境的变迁,彰显了作家创作背后潜在的意图与文化心理。但我们也应该辩证地看待“偷窥”,清醒认识“偷窥”书写自身的局限,明确文学叙事的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