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糖类生物高分子具有天然无毒、可再生、绿色安全等诸多优异特性,其中魔芋葡甘聚糖是一种来源广泛的非离子性高分子多糖。而在多糖使用过程中,通常会有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二者混合后体系的许多性质往往优于任一纯组分体系的性质。而计算机模拟的发展,使得对该体系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入,从实验规律的总结到原子、分子层面的研究,以期从分子水平解释二者相互作用的机理。本文主要是将计算机模拟与试验方法结合起来研究魔芋葡甘聚糖与表面活性剂间的相互作用,以期为复合体系在实验设计和应用实践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与预测。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在不同条件下制备魔芋葡甘聚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溶液,测定分析其流变学性质可以得知:通过分析粘度、应力扫描、频率扫描和温度模量等变化曲线后,得知混合后体系仍具有剪切变稀现象,随着十二烷基磺酸钠浓度的增大,生成聚集体的强度增大,而温度的升高会使得体系粘度先升高后减小。当魔芋葡甘聚糖浓度较低时,表面活性剂的加入使得体系黏性特性为主,储能模量小于损耗模量,内耗增大,分子间相互作用增强。(2)运用介观尺度模拟中的耗散粒子动力学方法对魔芋葡甘聚糖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模拟,在介观聚集态层面研究分析二者作用机理,系统研究了浓度、温度及剪切作用对复合体系结构和性质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与魔芋葡甘聚糖混合后,界面上部分空隙被魔芋葡甘聚糖填充。两者协同作用增大了体系的总界面密度,使得体系产生高界面效力。温度的升高使得密度峰值左移并增大,但随着温度继续增大,将会使得密度峰值再次降低。剪切也会影响聚集体形成的时间及效率。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体系的扩散系数先是减小,达表面活性剂浓度到某一临界值后,扩散系数迅速增大,体系粘度减小。而温度的升高,体系扩散系数先减小后增大,即体系的粘度先增大后减小。这与实验获得的结论相一致,这也说明使用该模拟方法研究魔芋葡甘聚糖与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是可行的。(3)采用耗散粒子动力学方法对魔芋葡甘聚糖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之间相互作用进行模拟,主要考察了浓度、温度和剪切作用对聚集体结构和性质的影响,并根据模拟结果推测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模拟结果表明,随着魔芋葡甘聚糖浓度的增加,密度峰值亦会增大。温度的升高使得密度峰值右移且增大,而温度升高至某一数值时,密度峰值减小。低剪切速率时,密度峰值右移,而高剪切速率条件下,密度峰值减小。在模拟过程中,高粘度往往对应着低扩散率,这使得体系很难形成较大的连续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