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安氏Ⅱ1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对于替牙期患者,利用功能矫治器促进其下颌发育、矫正骨性畸形是正畸医生的治疗方案之一。本实验对传统肌激动器进行改良,研究评价改良式肌激动器矫治替牙期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旨在为改良式肌激动器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1例(男性9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10.0±1.0岁)替牙期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使用改良式肌激动器进行矫治。改良式肌激动器是在传统肌激动器的基础上增加颊屏和下切牙切缘帽,去除下颌唇弓而得。戴用改良式肌激动器矫治前后拍摄患者头颅侧位片、取上下颌模型,获得矫治前后的数据,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替牙期安氏Ⅱ1患者戴用改良式肌激动器后软硬组织的变化。结果:戴用改良式肌激动器后,矫治效果显著。患者既保持了传统肌激动器在矢状向和垂直向的矫治效果,又稳定了横向牙弓宽度。矫治结束所有患者均达到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侧貌明显改善。主要改变是下颌升支及体部长度的增加,上切牙直立,上下唇突度减小,面凸度减小。(1)矢状向变化硬组织方面,SNB平均增大0.79°,下颌骨后下旋转,下颌角平均增大2.28°,上颌骨位置及下颌体部长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上切牙竖直,平均为2.56°,下切牙唇倾,平均为1.630。软组织方面,上唇角平均减小3.9°,上唇长度平均增加1.29mm,下唇基角平均增大1.2°,下唇厚度平均减小2.5mm,上唇内收量平均为1.3mm,下唇内收量平均为1.24mm。即上下唇凸度减小,上唇长度增加,下唇厚度减小,面部凸度减小,侧貌趋于协调。(2)垂直向变化下颌升支长度增加,平均为3.5mm。前面高平均增加5.4mm,前下面高平均增加4.9mm,后面高平均增加4.2mm,后下面高平均增加4.5mm。(3)冠状向变化上牙弓基骨弓宽度增大,平均为1.02mm。但矫治前后上下牙弓宽度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替牙期安氏Ⅱ1患者,改良后的肌激动器有良好的矫治效果,既保持了传统肌激动器在矢状向和垂直向的矫治效果,又稳定了横向牙弓宽度。戴用改良式肌激动器后,患者均达到前牙覆牙合、覆盖基本正常,上颌基骨宽度略增加,上切牙直立,下颌骨升支长度增加,下颌平面顺时针旋转,上下唇突度减小,面凸度减小,侧貌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