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首次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这其中就提到了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推进,既需要一个国家具有健全的法律体系,还需要这个国家的人民对法律怀有坚定的信仰。法律信仰是社会主体对社会中法的现象的一种主观把握方式,是对法的一种心悦诚服的认同感和依归感,是法治社会的心理基础。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法治事业建设的后备力量,他们的法律信仰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且,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养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从当代大学生的法律信仰现状入手,致力于研究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养途径。笔者首先查阅整理了大量与法律信仰相关的理论成果,在此基础上对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从调查结果来看,部分大学生在法律信仰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随后,笔者对这些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基于现有的理论水平提出了一些具有实效性的解决办法。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主要交代了问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并对法律信仰进行了界说。第二章在此的基础上,对南京邮电大学仙宁校区的一些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大学生法律信仰现状从整体上看,法律知识基本完备、法律意识基本树立和法治观念基本确立。但同时还发现,部分大学生法律信仰存在着法律信仰迷惘、法律信仰功利和法律信仰与行为选择脱节等问题。第三章分析了部分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的原因,具体的从高校法治教育、社会法治环境、传统文化这三个角度,对大学生法律信仰问题的产生进行分析研究。第四章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笔者从高校法治教育、社会法治环境、传统文化这三个角度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主要通过提升高校的法治教育质量、完善法治实践、兼顾大学生法治教育和德治教育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