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地区2017-2019年无偿献血人群特征分析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dswzjh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液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在临床疾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输血医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的科学研究推动了输血医学的发展,提高了输血的安全性,输血在医疗实践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河南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郑州作为省会城市,下辖6个市辖区、5个县级市、1个县,郑州地区承担着更多的医疗任务,较大的人口数目对医疗服务也有更大的需求,所以会导致临床供血紧张,特别是季节性缺血情况导致手术择期,产生不良后果。并且,由于医疗资源发展不平均,大型、超大型医疗机构在省会郑州集中,造成郑州的医院床位平均可使用血量最少。因此,了解郑州市居民无偿献血的现状对今后郑州市及河南省的医疗资源合理分配、献血者招募以及输血工作的安全进行具有重大的意义。目的了解郑州地区2017年至2019年无偿献血者的人群特征,血型构成及血液合格情况等,为临床血液安全和献血者招募提供依据。方法(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在郑州市捐献血液的无偿献血者,其采血时间为2017年1月1日00:00至2019年12月31日23:59。研究对象均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中的相关要求。(2)数据收集:通过SHINOW 9.0系统采集采血时间为2017年1月1日00:00至2019年12月31日23:59的无偿献血者的各项数据资料,包括研究对象的人群特征、地区构成、献血时间分布、血液标本的构成以及血液合格情况等。(3)数据录入与分析:对收集到的各项数据资料进行归纳分析,使用双人录入法将数据录入EXCEL 2019软件中,对各项数据进行描述分析。结果(1)郑州地区2017-2019年无偿献血人次呈逐年升高趋势,从2017年的213997人次增多至2019年的251788人次;2017-2019年献血率也逐年升高,分别为21.7‰、23.4‰和24.3‰;(2)三年共捐献全血和血小板2.1×108 ml和2.0×105 u,以全血形式献血合计占比84.19%,以单采血小板形式献血合计占比15.81%,以全血形式和单采血小板形式的献血量和献血人次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7至2019年,全血捐献总量从6.5×107ml增长至7.5×107ml,单采血小板总量从5.8×104u增长至7.3×107u。另外捐献全血和单采血小板的人中,400 ml全血和2 u单采血小板的占比均高于其他组;(3)2017-2019年首次献血者和重复献血者的人次数均增多,分别为从111567人次增多至116539人次、从102430人次增多至135249人次;重复献血者捐献人次数2018年比2017年环比增长18.92%,2019年比2018年环比增长11.04%,均高于同时期首次献血者的环比增长率(3.11%,1.30%);但是首次献血者的占比减少而重复献血者的占比升高;(4)无论是ABO血型或Rh D血型的献血者均逐年增多;对每年所采集的血样标本进行检测后发现,三年分别检出4397例(2.05%)、4358例(1.84%)和4597例(1.83%)的不合格血样,不合格率逐渐降低。ALT、HIV和NAT的不合格检出率升高,HBV、HCV和TP的不合格检出率降低;(5)郑州地区2017-2019年所有无偿献血者中,男性和女性的人次数之比为1.92:1;献血人次随年龄升高而减少,捐献最多的为18~25岁年龄组(35.85%);学生群体最多(28.17%);除其他外农民占比次之(9.11%);对无偿献血者的文化程度分析发现,接受大学本科教育者最多(24.49%);在所有民族中,汉族的捐献人次最多(97.75%);(6)捐献人次呈现季节性分布,夏季比春季环比增长降低16.69%,秋季比夏季环比增长21.15%,冬季比秋季环比增长降低25.67%,呈现春秋季度高峰,夏冬季度低谷的趋势;11月捐献人次(11.82%)高于其他月份的捐献人次;(7)郑州地区的12县区中,金水区的捐献者占比最高(34.18%),高于其他11个县区。结论(1)2017-2019年郑州地区年无偿献血总人次数、全血总量和单采血小板总量均呈逐年上升趋势;重复献血者的比例也逐渐上升;(2)2017-2019年郑州地区的血液检测样本中的不合格检测率逐渐下降,其中ALT、HIV和NAT的不合格检出率升高,HBV、HCV和TP的不合格检出率降低;(3)2017-2019年郑州地区的无偿献血者中,汉族是主要群体,男性多于女性,高校学生占比最大;金水区最多;且捐献人次呈现季节分布,11月捐献人次最多。
其他文献
随着收入和科技水平增加,人们对身体健康愈发重视的同时各种医疗检验项目也愈发繁多,这导致血样标本管理流水线每天都有着巨大的检验量。为了减轻检验部门的负担、避免医护人员直接和血样进行接触,设计了一款托盘转运车用以解决血样试管托盘转运的问题。本文针对托盘转运车控制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使其能够在上位机的命令下成功完成采血试管托盘的取放、转移、存储等工作,与其他相关设备配合实现采血试管分拣流水线的全自动化。
并联机构在承载能力、工作精度等方面表现卓著,是先进制造业的研究热点,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各行业对并联机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轻质高效是当下并联机构的发展趋势。由于质量的减小,并联机构中构件的柔性难免增大,将其视为传统刚体系统进行理论研究已经不能满足其性能要求,因此需要考虑柔性构件发生的弹性变形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本文针对课题需求,对模型回收装置中的3-UPU并联机械手臂进行运动学、刚体动力学、弹性动力学
鱼类作为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中的脊椎动物,具有游动速度快、机动性高、游动效率高、巡游时间长等传统水下机器人不可比拟的优势;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其游动机理进行研究。本课题选择鲔科模式鱼类作为仿生对象,针对现有仿生鱼驱动结构存在的弊端,结合电磁驱动器优点,设计了一种基于电磁驱动的仿生金枪鱼,对鲔科模式鱼类在高频摆动下的游动特征进行了相关研究。首先本文借助现有仿生鱼的运动学分析与控制方法,完成了仿生金枪
本课题以同轴结构传输线的温度特性和频率特性为理论基础,解决了高温高频条件下对固体薄片结构的样品的阻抗测量问题。主要研究对象为课题组自主设计并加工完成的全金属同轴结构夹具,并对其测量过程中产生的误差进行分析。在高温高频条件下,采用分布参数的分析方法推导出夹具末端的样品阻抗值。由于测量过程中高温及高频下产生的热胀冷缩、多次反射、电延迟等物理现象的影响,本课题从理论层面提出补偿修正计算,从而提高固体薄片
近年来,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的无传感器控制作为可望提高电机工作可靠性和容错性的一种重要手段,备受人们研究关注。实际PMSM受系统参数时变、负载摄动等不确定性扰动因素影响。现有的无传感器控制方法尚存在转子状态(转速和位置)观测精度不高、鲁棒性不强等不足,导致无法获得优良的PMSM无传感器速度控制性能。本文从研究提高无传感器控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人们网上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这导致网络信息迅速的增长。在如此庞大的数据量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变的非常困难。推荐系统就是一种有效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它不仅帮助用户快速检索,同时在商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众多公司带来利润,因此受到许多研究机构的重视。高效的推荐方法不仅具有实用性,同时还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本文将深度学习与传统的推荐方法进行结合,提出了一种F-LF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产生的数据量越来越多,人们如何快速而准确的找到感兴趣的信息变得越来越困难,而推荐系统能有效解决该问题。但是,推荐系统持续发展的同时依然面临许多问题,如数据稀疏性问题、冷启动问题等。本文主要以加权slope one算法为研究基础。加权slope one算法是协同过滤算法的一种,其主要依靠项目评分数值差,采用线性方式进行预测。此方法计算简洁,但是在数据稀疏时效果较差,因此针对加权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分为两部分:一、家蚕组织特异性和时空特异性基因启动子活性分析家蚕(Bombyx mori)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昆虫,也是鳞翅目的模式昆虫,一生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发育时期,属完全变态昆虫。家蚕的整个发育过程都是大量的基因按照一定的时间、空间和次序表达的结果,基因表达调控受启动子的控制。从家蚕基因组DNA中克隆了卵巢特异性非编码RNA基因(ovary non-coding RNAg
滞育是昆虫度过不良环境条件的一种重要行为,滞育机理的查明可以为经济昆虫的开发利用和农业害虫的防治奠定基础。家蚕是研究滞育的模式昆虫之一,家蚕二化性品种的滞育性受上代胚胎期环境条件调控,在胚胎期进行高温(25℃)明催青,子代为滞育卵;低温(15℃)暗催青,子代为非滞育卵。查找家蚕胚胎期滞育关联蛋白,可为最终阐明家蚕滞育的分子机制提供实验依据。以家蚕二化性品种秋丰蚕卵为材料,分别在25℃自然光照和18
家蚕(Bombyx mori)是人类完全驯化并得以充分利用的一种重要的经济昆虫,也是鳞翅目昆虫的模式生物。随着家蚕基因组与功能基因研究的深入,家蚕转基因技术在基础科学研究和蚕丝产业领域的应用需求越来越迫切。转基因阳性个体的高效检测技术是建立家蚕转基因育种技术的核心之一,如果能利用可以肉眼观察的质量性状(如卵色、眼色、斑纹等)的基因,结合利用RNA干扰等技术,建立并采用可肉眼观察性状作为选择标志的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