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和利鲁唑对hSOD1G93A转基因鼠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lateralsclerosis,ALS)是一种选择性侵犯运动神经元的致命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表现为上、下运动神经元同时受损的混合性瘫痪,临床表现主要为缓慢进展的四肢无力,患者逐渐丧失运动功能,累及其呼吸肌,导致其因呼吸机麻痹或者并发呼吸道感染而死亡。ALS预后不良,罹患该病的患者,多于发病后3至5年内死亡。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神经突触内谷氨酸的兴奋毒性、氧化应激、神经营养因子缺乏、自身免疫反应等多种因素有关。目前利鲁唑是第一个成功延长患者生命的药物,可延缓ALS患者气管切开前时间,及肌无力的恶化程度。但利鲁唑不能逆转该病病程,并且价格昂贵,许多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因为经济原因而不能坚持用完整个疗程,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丁苯酞(NBP)已应用于急性脑梗死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其作用机制中,它除了能改善缺血区微循环和维护线粒体结构和功能以外,还能阻断缺血性脑损伤多个病理环节,亦能抑制细胞凋亡和谷氨酸的释放等,从而达到神经保护的作用。本实验旨在比较利鲁唑、丁苯酞、两药合用这三种不同给药方法对hSOD1G93A转基因鼠的运动功能及生存期的影响及疗效差别。转轮实验、脚印分析及抓力实验等行为学测定方法可从不同层面评估ALS小鼠的运动功能,而记录小鼠的存活天数则用于生存期的比较。通过统计不同组小鼠的上述指标,从而得到该病治疗方案的新启发。方法:1动物分组及给药方法hSOD1G93A转基因小鼠96只,随机分为丁苯酞+利鲁唑组(后称合用药组)、利鲁唑组、丁苯酞组、对照组,每组24只,雌雄各12只。将丁苯酞纯品稀释于实验专用玉米油中,制成180mg/ml的丁苯酞溶液备用,于小鼠6周龄时开始,按照180mg/kg的剂量对丁苯酞组小鼠进行灌胃,对照组给予同等量10ml/kg的玉米油,每天一次。利鲁唑组按照100ug/ml的浓度溶于小鼠的日常饮用水中,合用组小鼠在丁苯酞灌胃的同时饮用溶有利鲁唑的水。2行为学观察:每一组小鼠从第10周起每周进行行为学测定,于90天和120天时记录下数据,测试之前对小鼠进行5天的适应性训练。2.1转轮实验将小鼠放在直径为30mm的滚轴上,设定好参数后滚轴开始旋转,在180s内转速由1rpm逐渐增至30rpm,每只小鼠重复测定3次,记录下小鼠在滚轴上持续运动不掉落的时间(以秒计数),取最长的一次记录。2.2脚印测量将小鼠放入长50cm,宽5cm的木制凹槽里面,凹槽底面铺上长宽与之相当的纸带,用不同颜色墨汁涂染小鼠的后肢脚掌,使得其在纸带上跑动时能留下前后掌两种不同颜色的印迹。然后将小鼠放入凹槽的一端,驱赶小鼠前进使其运动到另一端,之后找出小鼠留在凹槽底纸带上的3个连续跑动时的脚印(刚起步时的脚印不选入测量),双侧脚印各测三个之间的两段距离,取平均数作为一侧步长值,然后取左右双侧步长的平均值记录。2.3抓力测定用手固定住小鼠背部,让小鼠后肢抓在抓力仪平板上,测定两侧后肢抓力值,每侧重复测定3次,取最高数值记录,然后取双侧数值的平均值作为统计数据录入。2.4判定发病时间将小鼠放在滚轴上设定好后开始旋转,在180秒内转速由1rpm逐渐增至30rpm,每只小鼠重复测定3次,在180秒内老鼠若掉落下来或者后肢明显震颤,发现当天记录为该鼠发病[1],发病时间按小鼠从出生到发病的天数计算。2.5判定生存期将小鼠侧卧位放置于不光滑平板上,若小鼠不能在20秒内翻转,则判定该小鼠为死亡,当天记录为小鼠的死亡时间,生存期按小鼠从出生到死亡的天数计算[2]。3组织病理学用10%水合氯醛将小鼠麻醉后,心脏灌注4%多聚甲醛固定20min,取小鼠脊髓腰段以4%多聚甲醛固定48h,梯度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石蜡包埋,常规组织切片。5μm厚的石蜡切片应用HE染色,观察脊髓前角神经元的存活情况,选取位于脊髓中央管后缘腹侧范围的前角内,符合直径>25微米、核仁着色清晰、多角型的神经元计数[3]。4统计学分析所记录数据均以X±SEM来表示,应用统计软件SPSS13.0版进行统计学分析,用两个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或者t检验方法进行两组间比较。病理学结果应用ANOVA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方法进行分析,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SOD1基因鉴定子代转基因小鼠由尾端提取出的DNA,经过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可见亮度不同条带,阳性SOD1小鼠的PCR产物为条带(236bp),如图(Fig.1)所见亮条带,此条带对应小鼠即为SOD1G93A转基因阳性小鼠。2各组小鼠的发病时间与生存期发病时间的比较:合用组、丁苯酞组及利鲁唑组小鼠发病时间分别为127.625±2.741天、118.261±2.420天、123.593±1.898天,与对照组106.875±2.298天相比,P值分别为0.000、0.003、0.000,均<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合用组与丁苯酞组相比,P=0.011<0.05,有统计学差异;合用组与利鲁唑组相比,P=0.116>0.05,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丁苯酞组和利鲁唑组相比,P=0.273>0.05,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生存时间的比较:合用组、丁苯酞组及利鲁唑组小鼠生存时间分别为146.375±2.796天、138.870±2.235天、141.542±2.105天,与对照组124.500±2.354天相比,P值分别为0.000、0.003、0.000,均<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合用组与丁苯酞组相比,P=0.028<0.05,有统计学差异;合用组与利鲁唑组相比,合用组略微优于丁苯酞组,P=0.086,没有统计学差异;丁苯酞组与利鲁唑组相比,P=0.465,没有统计学差异。见Fig2Table1。3行为学3.1转轮实验90天时,合用组、丁苯酞组及利鲁唑组转轮时间分别为180.000±0.000秒、180.000±0.000秒、180.000±0.000秒,与对照组170.875±6.928s相比,P值分别为0.153、0.162、0.153,均>0.05,不具统计学差异。合用组与丁苯酞组相比,P=1.000>0.0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合用组与利鲁唑组小鼠相比,P=1.000>0.05,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利鲁唑组与丁苯酞组小鼠相比,P=1.000>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0天时,合用组、丁苯酞组及利鲁唑组转轮时间分别为157.000、±8.530秒、123.826±11.411秒、160.833±7.235秒,与对照组61.167±12.266秒相比较,P值分别为0.000、0.000、0.000,均<0.05,均具统计学差异。合用组与丁苯酞组相比,P=0.031<0.05,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合用组与利鲁唑组小鼠相比,P=0.733>0.05,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利鲁唑组与丁苯酞组小鼠相比,P=0.02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Table2。3.2脚印分析:90天时,合用组、丁苯酞组及利鲁唑组的后肢步长分别是7.008±0.146、6.798±0.058、6.722±0.109,与对照组6.491±0.092相比,p值分别为0.002、0.016、0.136,合用组、丁苯酞组与对照组的p值均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利鲁唑组与对照组相比,P=0.136>0.05,无统计学意义;合用组与丁苯酞组小鼠相比,P=0.072>0.0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合用组与利鲁唑组小鼠相比,P=0.040<0.05,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利鲁唑组与丁苯酞组小鼠相比,P=0.784>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0天时,合用组、丁苯酞组和利鲁唑组小鼠的后肢步长分别为6.251±0.214、5.165±0.272、5.679±0.203,与对照组3.423±0.410相比,P值分别为0.000、0.002、0.000均<0.05,具统计学差异。合用组与丁苯酞组小鼠相比,P=0.003<0.05,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合用组与利鲁唑组小鼠相比,P=0.037<0.05,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利鲁唑组与丁苯酞组小鼠相比,P=0.159>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Table3。3.3抓力实验90天时,合用组、丁苯酞组、利鲁唑组小鼠的后肢抓力分别为71.333±2.519、67.000±1.870、67.417±2.494,与对照组64.167±2.284相比较,P值分别为0.227、0.475、0.584,均>0.05,不具统计学差异。合用组与丁苯酞组相比,P=0.246>0.0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合用组与利鲁唑组小鼠相比,P=0.227>0.05,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利鲁唑组与丁苯酞组小鼠相比,P=0.265>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0天时,合用组、丁苯酞组、利鲁唑组小鼠的抓力分别为60.250±2.396、43.217±3.508、50.750±2.817,与对照组26.208±3.788相比较,P值分别为0.006、0.002、0.000,均<0.05,具统计学差异。合用组与丁苯酞组小鼠相比,P=0.001<0.05,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合用组与利鲁唑组小鼠相比,P=0.006<0.05,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利鲁唑组与丁苯酞组小鼠相比,P=0.101>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Table4。4病理学结果显示,在症状期(即120天)时,合用药组、丁苯酞组、利鲁唑组小鼠的脊髓前脚残存神经元数分别为16.53±2.264、11.40±1.844、12.87±3.137,与安慰剂组3.67±1.379相比,p值均=0.000<0.05,具统计学差异。三用药组之间两两比较:合用组与丁苯酞组、利鲁唑组比较,p值均=0.000<0.05,具统计学差异。而丁苯酞组与利鲁唑组之间比较,p值=0.068>0.05,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以上实验结果显示,丁苯酞在延长hSOD1G93A转基因小鼠的生存期,改善其运动功能方面具有与利鲁唑基本相同的作用。丁苯酞与利鲁唑合用在延长生存期方面并不优于利鲁唑,但在改善运动能力方面有些优势。
其他文献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网络访谈法、数据分析法等对江苏省苏北地区中学生假期中体育锻炼态度特征、参与行为特征、体育消费特征以及制约假期体育锻炼的因素调查分析并
以硫氰酸铁(FTC)法和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了甲醇、乙醚等有机溶剂的生姜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其抗氧化能力的大小依次为甲醇、二氯甲烷、乙醇、己烷、石油醚、丙酮、乙醚的提取物。0.2%的
本文研究了黑米花青素对小白鼠的抗氧化及免疫调节作用。以生理盐水为载体,维生素C作为阳性对照,分别采用高、中、低三种剂量的黑米花青素粗提物及其纯化物,灌胃喂养小白鼠30
梅玖真能活。要按《儒林外史》所写的时代,他生活在明朝;按作者吴敬梓的时代,那是清朝;可是,直到今天还常常见到他老的身影——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老先生高寿,比“自
<正>在实际教学中,数学阅读却被一直被人们忽视。我们通过对小学低段数学阅读现状的调查与策略分析,力求培养小学生热爱数学阅读的习惯。数学阅读现状调查与分析参与调查的是
会议
翻转课堂最早来源于国外,我国的高职学校将这一授课模式同微课相结合,开展英语教学工作。笔者会到翻转课堂的优势。
本文介绍了一种使用P89LPC935单片微机控制的新型太阳能控制器。该系统能够实现最大功率点的跟踪控制,防止充电蓄电池的极性接反,以及太阳能剩余能量的处理方法。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英语的重要性,而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存在着不少弊端,这就需要英语教育工作者积极采纳新的翻转教学来克服现有教学模式的缺陷,从而
<正>作为一名一线体育教师,我非常荣幸地带领学生参加了吉林省白山市从2004年至今连续四年的中考体育加试。由于我市体育加试工作"封闭"的好,"透明度"高,实现了考试中的公平
整个1920年代是中国从宪政转向党政的大转折时期,1926年4月20日段祺瑞在冯玉祥的国民军胁迫下宣布下野可以看作这一转折最终完成的标志事件,北洋政府和平统一中国、挽救共和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