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催化剂氨法提锌及制备超细氧化锌的扩大试验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rk3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醋酸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有机化工原料之一,工业中乙炔法生产醋酸乙烯是以载有醋酸锌的活性炭作催化剂,但催化剂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失去活性,造成催化剂的大量废弃。由于废催化剂是含有25%左右醋酸锌的废活性炭,这些含锌废催化剂如不加以利用,不但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会对环境构成污染。本论文进行了微波预处理醋酸乙烯合成用废催化剂、氨浸法提锌及制备超细氧化锌的扩大试验工艺,不仅使废催化剂的综合利用得以实现,而且获得了应用广泛的超细氧化锌产品,实现了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模式。本论文以废催化剂为原料,在分析了废催化剂的利用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开展了微波预处理废催化剂、氨浸法提锌的扩大试验,通过试验研究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并且设计研究了开展扩大试验所需的新型微波装置。利用正交表安排1kg级试验,进行了微波预处理废催化剂、氨水浸出锌的扩大试验研究,研究了微波预处理温度,浸提过程中液固比、浸出时间、浸出剂用量等主要因素对浸出率的影响。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预处理温度为950℃;液固比为2:1;常温常压下浸出3h;浸出剂用量为每千克废催化剂加入900ml氨水和388g碳酸氢铵。此条件下锌的浸出率达到96.68%。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微波预处理、氨水浸出废催化剂的工艺是可行的。在1kg级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8kg级的放大试验,利用自制的60kW卧式回转微波装置对废催化剂进行微波预处理,确定了微波预处理废催化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转速50r/min、出料量0.4 kg/min、蒸汽压力0.005 Pa。浸出试验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出剂为碳酸氢铵和氨水的混合溶液;液固比为2:1;常温、常压浸出3h;浸出剂用量为每千克废催化剂加入900ml氨水和388g碳酸氢铵;洗涤3次。氨浸出液通水蒸气加热蒸氨,过滤洗涤后得到氧化锌前驱体碱式碳酸锌沉淀,经干燥、煅烧,可得分散性好的超细氧化锌粉体。蒸氨过程所得气体经冷凝回收,返回配制浸出剂。蒸氨试验中考查了蒸氨时间、水蒸气流量对前驱体得率的影响。确定的最佳条件为:蒸氨时间2h、水蒸气流量40g/min。在此条件下做综合试验,前驱体得率为99.99%。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前驱体进行表征,表明碱式碳酸锌粒度均匀、细小、分散性好、团聚少。在煅烧试验中,考查了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对产物的影响,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是:煅烧温度550℃、煅烧时间3h。在此条件下可以得到粒度较小、分散性好、团聚少的超细氧化锌粉体,氧化锌纯度达到99.5%。氨法提锌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生产工艺采用闭路循环,回收的氨返回浸取系统循环利用,废渣可集中回收再生活性炭。该工艺环境友好,对从废催化剂中高效提取锌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其他文献
素质教育改革的全面实施,极大推动了基础教育的发展,而课程改革与评价制度的改革则是素质教育能否获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性问题。
文章分析研究了滚动直线导轨副所受各类负载的特点,阐述了简单负载作用时,滑块的平均载荷与导轨寿命的传统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多负载在实际工况中的常见性进行简要说明,
难溶性药物因为水溶解性差,导致溶出速率低,往往具有生物利用度问题。同时,水溶解性差还会限制药物剂型的开发,造成药物剂型单一,甚至影响药物的实际应用。因此,对于难溶性药物,其水
常规的地震反演方法通常假设噪声信号服从高斯分布,以此构建出的目标函数在特定地区反演效果好,但其普适性较小. 假设地震噪声信号和岩石物理模型误差服从高斯分布且带有加
目的明确简式简明心境问卷在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前负性心境状态的适宜临界值。方法对154例拟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发放简式简明心境问卷(POMS-SF)与心理困扰管理量表(DM),将DM结
对控制理论作一概述,简单介绍智能控制的特点,探讨智能控制器的结构理论,以便根据工程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设计出合理的模糊控制器以及模糊自适应控制器,达到满意的控制效果.
生态系统视野下的"支持性就业"是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创新中的一种职业康复模式,主要针对有特殊需求的残疾人,为他们的就业提供相应的支持与帮助。本研究通过为残疾人持续提供
小学数学内容繁多、概念复杂,抽象性、系统性、思辨性强,教学课时少,如何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实现教学的高效性是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挖掘课堂提问的生长点,在新旧知识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