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学术界、文化界甚至在国家战略中,推动中国文化输出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毫无疑问,中国经典文学名著的外译被公认为中国文化输出的重要方式之一,而中国经典名著外译研究也随之成为学术界热点。从《诗经》、楚辞、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直到现代新诗,中华民族创造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经过历代传承成为文学经典,并对中国及世界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词以其独特的韵律、结构及形式在中国文学史上成为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人类文学史上的瑰宝。 唐诗、宋词、元曲创造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但与唐诗相比,宋词译本不够丰富、宋词研究尚未全面。谈及宋词外译,必须提到许渊冲先生,正是他辛勤劳作将宋词英译并传播到欧美,为宋词外译做出了很大贡献。如果从翻译理论研究角度观察,宋词的外译及研究与唐诗外译及唐诗外译研究相比,从数量和质量上都显得比较欠缺。此外,与宋词英译相比,宋词俄译以及宋词俄译研究更是凤毛麟角。 纵观宋词俄译本的历史,最值得称赞的时代为上世纪50-70年代,在谢列布里亚克夫等人孜孜不倦耕耘下,中国经典文化瑰宝在苏联得以传播,也引起俄罗斯文学界、文学爱好者和翻译学界的关注。本论文以文学翻译“创造性叛逆”为视角,以谢列布里亚克夫及巴斯曼诺夫的宋词俄译本为对象展开研究。 本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及参考文献四个部分组成。正文包括四个章节。第一章概述了宋词概况,以及宋词外译,尤其是俄译历史沿革。第二章以文学翻译创造性叛逆为视角,以谢列布里亚克夫及巴斯曼诺夫的宋词俄译本为研究对象,采用语料分析、对比分析、综合概括、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从语音、形式、意象、风格、译者与读者主体性等方面,对宋词俄译本中创造性叛逆进行详细分析。第三章介绍了中俄两国在社会背景、语言文化及诗歌形式等方面的差异,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创造性叛逆指导下的宋词俄译策略。第四章论证创造性叛逆在中国传统文化输出中的实践指导作用和学术价值。结语部分就以上章节予以概括性总结,肯定了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对于中国古诗词的外译具有绝对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