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越两国山水相依,自古以来就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自中国秦汉时代起,越南就纳入中国版图,成为中国的一部分。宋朝越南独立以后,成为中国南部重要的藩属国。近代中国多次帮助越南抵抗西方殖民者。新中国成立后两国关系几经波折,在1991年实现了关系正常化。进入新世纪后,中越两国的合作进一步扩大。维护地缘安全、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促进经济发展成为两国合作的基础。政治上,两国两党间的互动更加频繁,高层领导人的互访和会晤日益常态化。在“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方针的指导下,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密切的政治关系促进了经济关系的发展。两国在贸易、投资、旅游等各个方面的合作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2004年中国成为越南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此后中国在越南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攀升,目前已达到40%以上。两国人员、文化交流不断加强。中国文化在越南受到日益广泛的重视,中国的电影、电视剧、文学、艺术等都深受越南民众的喜爱。两国一度中断的军事合作也逐渐开始恢复和增强强。在中越各项交流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负面因素制约着两国关系的发展。首当其冲的就是南海争端。南海争端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涉及两国的主权、安全、资源、战略等各个方面,是阻碍两国关系发展的最主要问题。南海争端已经超越了政治领域,对两国的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次是贸易不平衡问题。在中越经贸联系逐步加强的过程中,中国的贸易顺差规模也在逐步加大。长期的巨额贸易逆差引发越南国内的普遍不满,加深了越南公众对所谓“中国威胁论”的忧虑。最后是越南民族主义问题。越南民族主义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就带有一定的反华色彩。当越南国内外局势发生变化时,越南民族主义就可能影响到中越关系的正常发展,对中越关系造成冲击。中越关系的发展需要两国共同的努力。两国在战略上对彼此的重视成为中越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在南海问题上,中国应立足现实,首先完善南海的岛礁建设。在此基础上推动南海周边各国在中国—东盟框架下签订南海各方行为准则,共同开发南海资源,采取切实行动管控南海局势。通过扩大投资规模、加强产能合作的方式逐步解决两国间的贸易不平衡问题。针对越南民族主义问题,中国应在加强同越南政府合作的同时,推动两国民间交往,促进两国民众的相互了解。中越两国互为邻国,互利平等、合作共赢始终是两国关系的主旋律。在两国接触的过程中发生一些冲突和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这些矛盾只是两国关系的一部分,两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趋势是无法阻挡的。